归州女儿双髻丫,手提酒瓶头戴花。
左手持杯右手泻,滩头劝客争邀遮。
滩头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头捽沙。
呼声半竭力欲尽,粟米一釂胜流霞。
腰间五钱岂足惜,钏中十指如春芽。
颜行属目百丈纵,三老发怒双槌挝。
頩然相顾各分散,顷刻捩柂如轻槎。
君不见世间勇怯皆如许,意根一断前无禦。
多少功名盖世人,一点依违笑千古。
归州女儿双髻丫,手提酒瓶头戴花。
左手持杯右手泻,滩头劝客争邀遮。
滩头一船百夫挽,欲上未上头捽沙。
呼声半竭力欲尽,粟米一釂胜流霞。
腰间五钱岂足惜,钏中十指如春芽。
颜行属目百丈纵,三老发怒双槌挝。
頩然相顾各分散,顷刻捩柂如轻槎。
君不见世间勇怯皆如许,意根一断前无禦。
多少功名盖世人,一点依违笑千古。
这首宋朝项安世的《归州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俗画面。诗中的归州女儿形象鲜明,她们身着民族特色服装,双髻丫鬟,手提酒瓶,头戴鲜花,活泼热情。她们左手持杯,右手倒酒,边走边劝客,展现出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在滩头,女子们与挽舟的壮汉互动,尽管力气已尽,但仍奋力邀请客人饮酒,显示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描写富有动态感,通过“头捽沙”、“呼声半竭”等细节,展现了劳动场景的艰辛与欢乐交织。
诗中还提到女子们虽贫穷,但并不吝啬,腰间的五钱和钏中的十指象征着她们的朴实和美丽。然而,当面对权威时,她们又能迅速调整态度,表现出机智和灵活。最后以对比的手法,指出世间勇怯之别,以及人生态度对成败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来看,《归州女》不仅描绘了地方风情,也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民间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廛居厌纷杂,精舍在沧洲。
岚光入户牖,竹柏环湍流。
清朝理巾服,散帙获所求。
卷之豁方寸,焕之穷六幽。
机忘虑自遣,思深神与谋。
玄珠非罔象,轮扁诚足羞。
乌伸不知疲,象耕还有秋。
烟霞尽良觌,嘤鸣无俗俦。
临渊非钓国,委运殊凿抔。
灵修去已远,吾将与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