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径僧同步,醉绕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罢调金鼎道光辉,闻说闲园自种薇。
书院日斜春睡觉,沙堤人静早朝归。
吟穿竹径僧同步,醉绕花庭蝶上衣。
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献仆射相公(其一)》。诗人在此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罢调金鼎道光辉”中,“罢调金鼎”指的是停止了音乐的演奏,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宴会结束后的宁静景象。“闻说闲园自种薇”,则表明诗人听闻友人在自己的园中亲手栽培着花草,这里的“薇”是一种常用来比喻平凡而又美好的植物,暗示了友人的高雅情操。
接下来的“书院日斜春睡觉”,通过描绘阳光斜照、书院中学生们沉浸在春天的悠闲午后之梦,展现了一种安逸自得的氛围。紧接着“沙堤人静早朝归”则勾勒出一幅清晨空旷的画面,人们在宁静的河堤上散步,早晨的回家路上显得格外寂寞。
诗中的“吟穿竹径僧同步”,通过描写行走在竹林小径中与僧侣同步的场景,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而“醉绕花庭蝶上衣”则以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偶尔落在人的衣衫上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两句“却恐优游未终岁,台星依旧照黄扉”则表明诗人对于这样的生活状态虽然感到满足,但又不免担忧此种安逸可能不会持久。这里的“台星依旧照黄扉”,则是指即便岁月流转,自然界的规律仍在继续,而黄昏时分的门扉(黄扉)上依然洒落着星光,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永恒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切情感。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