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书未息梅仍破。穿市溪流过。病来无处不关情。
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飘零无复还山梦。
云屋春寒重。山连积水水连空。
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军书未息梅仍破。穿市溪流过。病来无处不关情。
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飘零无复还山梦。
云屋春寒重。山连积水水连空。
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苏庚的作品,题为《虞美人·次虞仲登韵》。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在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的哀愁与无奈。
"军书未息梅仍破。穿市溪流过。" 这两句开篇便揭示了战争频发、国事多难的背景。"军书"指的是战争的文书,"未息"意味着战争尚未结束,而"梅仍破"则隐喻国家动荡不安,如同梅花在风雨中破碎。"穿市溪流过"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废墟与流离失所的景象。
"病来无处不关情。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 词人因身患疾病,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无处不在。这两句通过对夜晚急雨和杂乱水流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词人内心的不安与悲凉。
"飘零无复还山梦。云屋春寒重。" 这里表达了词人对于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如今却只能在梦中寻找,而现实中的生活则充满了春寒。"云屋"暗示了一种不稳定和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山连积水水连空。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最后两句通过对山川与水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机勃发的一面,但这也许只是词人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一种向往和逃避。
总体而言,这首词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哀愁与不舍,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无尽追求。
沉痾诚已久,痼疾实难痊。
四魔恒相娆,六贼竞来牵。
困厄无人救,惟忻大慈怜。
遥悯愚心网,振锡远乘烟。
授兹甘露药,邪见莫能先。
消灾除业累,拔济苦相煎。
恩流振玄教,普利该大千。
自非神咒力,何能益延年。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
升沉苦乐异,徒祭哭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