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并序·其九》
《诗并序·其九》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沉沦三恶道,负持愚痴鬼。

荒忙身卒死,即遍伺命使。

反缚棒打走,先渡奈何水。

倒拽至厅前,枷棒这身起。

死经一七日,刑名受罪鬼。

牛头铁叉杈,狱卒把刀拓。

碓捣硙磨身,覆生还覆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地狱景象的生动描绘,充满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和对因果报应的深刻思考。诗人以一种近乎寓言的方式,将人类在世间的行为与死后所承受的报应联系起来,强调了道德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

首先,诗中提到“沉沦三恶道”,暗示了人死后可能面临的地狱、饿鬼、畜生三种苦难境地,这是佛教中对死后世界的常见描述,强调了善恶因果的循环。

接着,“负持愚痴鬼”一句,直接点明了人的愚昧无知会带来恶果,这里的“鬼”并非实指,而是象征性的表达,意在警示人们要摆脱愚痴,追求智慧和道德。

“荒忙身卒死,即遍伺命使”则描绘了人在世时匆忙而无意义的生活,最终走向死亡,仿佛在等待命运的判决。这种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促使人们反思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反缚棒打走,先渡奈何水”、“倒拽至厅前,枷棒这身起”等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地狱中的酷刑,通过这些极端的惩罚手段,警示世人要警惕自己的行为,以免遭受类似的痛苦。

“死经一七日,刑名受罪鬼”进一步强调了死亡之后的审判,以及罪行的后果,让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直接影响来世的命运。

最后,“牛头铁叉杈,狱卒把刀拓。碓捣硙磨身,覆生还覆死。”这一系列的描述,将地狱的恐怖场景推向高潮,牛头马面的形象、铁叉、刀具、碓和磨等工具,都是传统地狱场景中的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旨在强烈地警示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避免堕入地狱的深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地狱的恐怖世界,旨在通过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价值、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因果报应的真理。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杂咏·其五

日色微红别翠裙,月光才上又逢君。

谁知交甫怀中佩,只是襄王梦里云。

(0)

效白乐天体赋四绝为赠陈正子父·其三

西江道法接朱程,近两先生邹与曾。

廉地产材多正气,似公还是古狂矜。

(0)

即事

凝姿送艳不胜情,掩映红罗秘弗明。

侍婢莫将银烛背,灯前争看小徐卿。

(0)

赠歌者

写得修眉翠欲重,笑回双颊艳芙蓉。

朝来倘便乘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0)

斋中杂咏·其二

城头折葛花,一朵如鸳鸯。

莫漫怜芳采,相牵亦太长。

(0)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其四梅园

梅树千万株,梅花白于雪。

不见陇头人,时见陇头月。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