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
《颂六十二首·其二十》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高堂信逆旅,怀业理常牵。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

升沉苦乐异,徒祭哭苍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诗人以“高堂信逆旅”开篇,将人生比作旅途中的一站,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暂时性。接着,“怀业理常牵”表达了对事业和生活的执着追求,但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追求的不可靠性。

“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两句,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事物的易逝和不可逆转性。玉匣和金台象征着美好和尊贵,但它们终将被遗忘,不再延续辉煌。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物质虚幻的深刻洞察。

“挽声随径远,萝影带松悬”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挽声随着小径渐行渐远,藤萝的影子在松树间摇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隐含了人生的孤独与漂泊感。

“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表达了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因果循环(四缘)的接受。诗人似乎在说,无法留下任何确定的记忆或影响,只能顺应命运的流转。

“幻工作同异,变弄巧多声”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无常,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中,如同戏弄般地制造出各种声音和现象。

“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指出世俗的偏见和自我认知的局限,人们往往在误解和争执中迷失自我,难以认清真正的价值。

“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表达了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谬误者因长久的偏见而固执,而通达者则认识到一切都是幻象,客体的存在是虚幻的。

“升沉苦乐异,徒祭哭苍天”总结了人生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动,无论是升迁还是失落,都是暂时的,最终只能向苍天哀叹,表达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规律的领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万治斋再见示叠韵酬之

萍踪不易笑相同,莫废诗筒负酒筒。

丽景况逢正月半,胜游已在暮年中。

绝尘拟逸三年驾,插翅犹堪九万风。

寄语洛阳好年少,昔时童子化为翁。

(0)

过梅岭感兴·其一

步出折梅亭,行行且停停。

喜望桑梓迩,肃肃迅霄征。

回思昨宵火,旅魂为怔营。

不能亟极救,如我伤群生。

一城焚尚可,四方若为情。

谁挽天河水,谁灭天火星?

毋曰既焦烂,乃尚可回生。

(0)

九章赠别·其六

我有三尺木,囊括久不弹。

一朝遇知音,为君初上弦。

上弦含清响,未弹意先传。

赠君别鹤操,报我以孤鸾。

(0)

念奴娇.寿何梅夏

吾乡奇士,数道咸以后,几人健者。

雨打风吹余子尽,似汝此才今寡。

铁骨酣霜,绣肠织月,箫剑双无价。

酒阑对我,二豪情态如画。

只恨荦荦头颅,颟颟髀肉,不了山灵诧。

趁著湖山残照在,尽汝秋魂姚冶。

丛社鬼谋,原祠天问,莫管兴亡话。

一尊寿汝,先生扶醉归也。

(0)

满江红·其四为李子文石题宋贾文元公牙牌词刻拓本,鹅湖华氏于丁酉年得于临安,画图徵诗,装成小册

蒸栗侔黄,喜入握、佩环滑笏。

谁拾向、临安郡里,凤凰山麓。

铜说上林镌鹿角,金从江北悬鹦足。

合配他、一阕荔枝香,新填曲。传神拓,煤为馥。

镂心句,毫为秃。似摩挲铜狄,流连往复。

南渡曾随迁国驾,西湖久伴沈沙簇。

六十年、图画又重题,貂难续。

(0)

万斯年曲

境渐艰难人渐瘦。伤心正是黄昏候。

空廊周折百千回,从今后。红红豆。

一片殷勤心莫彀。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