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
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
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刻的哲理。"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形象地比喻了高洁品质与恶劣环境之间的关系,美玉和莲花虽生于不凡之地,却能保持其纯净与高雅,象征着内在美德不受外在环境影响。"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则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智慧与解脱之道。烦恼与菩提,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只有通过内心的觉悟与修行,才能从烦恼中解脱,达到心灵的升华与宁静。整首诗通过自然界的物象,巧妙地传达了佛教中的重要教义,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与自我净化的可能性。
东轩记待月,纵笔说性命。
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
文虽欧苏工,理至关洛定。
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
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镜中双綵鸾,翔立请骖乘。
御宴影娥池,神飙忽吹醒。
鸾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
依旧碧潭心,无复琼楼兴。
韩郎固有言,仙人未贤圣。
恶梦无端岁在蛇,先贤遗落重堪嗟。
粹然践履终身实,老矣婆娑两鬓华。
不见鲤庭人独立,忽惊鵩舍日西斜。
窆碑好为书潜德,穷巷谁寻仵作家。
嘉祐壬寅岁,新巢始孱功。
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
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
窗虚响瀍涧,台迥璨伊嵩。
好景尤难得,昌辰岂易逢。
无才济天下,有分乐年丰。
水竹腹心里,莺花渊薮中。
老莱欢不已,靖节兴何穷。
啸傲陪真侣,经营贺府公。
丹诚徒自写,匪报是恩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