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迫艰危,今日朝廷方旰食;
学人志康济,此时粗粝亦民膏。
时事迫艰危,今日朝廷方旰食;
学人志康济,此时粗粝亦民膏。
这首诗以对联形式呈现,巧妙地将个人与国家、理想与现实紧密相连,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上联“时事迫艰危,今日朝廷方旰食”描绘了国家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朝廷官员在夜晚仍需进餐,暗示着国家治理的艰难与紧迫性。这里的“旰食”一词,出自《左传》,原指天色已晚才吃饭,后引申为勤于政务,夜以继日地工作。
下联“学人志康济,此时粗粝亦民膏”则转向了教育与个人责任的主题。它表达了学者们以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为己任,即使生活简朴(“粗粝”指粗糙的食物),也愿意为之付出,因为这是为了国家的健康与繁荣(“康济”)。这里强调了知识与教育的力量,以及在困难时期,个人应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贡献社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国家的艰难处境与个人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感的深刻认识。它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更要有实际行动,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