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洞不可测,发源惠麓东。
精蓝据左侧,德水扬宗风。
凿为方圆池,虽二实相通。
方劣圆者甘,其理殊难穷。
池上漪澜堂,旧迹传坡翁。
境屯心则泰,高风想像中。
冰洞不可测,发源惠麓东。
精蓝据左侧,德水扬宗风。
凿为方圆池,虽二实相通。
方劣圆者甘,其理殊难穷。
池上漪澜堂,旧迹传坡翁。
境屯心则泰,高风想像中。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咏惠泉》。诗中描绘了惠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句“冰洞不可测,发源惠麓东”以“冰洞”比喻泉眼的神秘莫测,暗示泉水源头深藏不露,引人遐想。接着“精蓝据左侧,德水扬宗风”两句,将泉水与佛教寺庙联系起来,寓意泉水滋养着寺庙,弘扬佛法,象征着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共生。
“凿为方圆池,虽二实相通”描述了人工开凿的方形与圆形水池,看似不同,却通过巧妙设计实现了联通,暗喻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存。接下来“方劣圆者甘,其理殊难穷”两句,以方形与圆形的比较,探讨了事物表面差异背后的深层道理,启发读者思考宇宙万物的奥秘。
“池上漪澜堂,旧迹传坡翁”提到在水池旁建有漪澜堂,这里曾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号坡翁)的旧游之地,借以赞美泉水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后“境屯心则泰,高风想像中”表达了诗人对惠泉环境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惠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故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
尝发大悲愿,广度诸有情。
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
龙神五百俱,眷属万菩萨。
设化于此土,示现无量光。
闻者叹希有,何况目所见。
我于曩劫中,曾种种供养。
今复得亲近,瞻睹异于常。
念无始劫来,有尘沙数罪。
一获光明相,释然尽消灭。
又念诸众生,与我同体性。
乘此胜妙力,离苦愁解脱。
我今永归依,敬礼发弘誓。
愿尽未来际,常居佛会中。
一闻微妙音,即證无上道。
十方虚空界,一切诸有情。
尽愿同我心,速悟无生忍。
旧闻四月筀,不闻二月萌。
箨龙忽当门,头角何峥嵘。
朅来此地荒秽耳,远隔长林不相倚。
群稚犹埋粪壤中,挺然剑拔参天起。
人云瑞应非偶然,妙不可诘那可言。
孰前孰后孰为瑞,孰识此根天地先。
祇今孤秀骇众目,半脱锦绷耸新绿。
善守勿令风雨摧,他年满地皆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