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蓝关图》
《蓝关图》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卷中谁貌蓝关雪,瘦马凌兢寒切骨。

阿湘远来候马前,低首擎拳赤脚热。

拥鞍相向殊惨情,神气宛宛人欲生。

瘴江嘱语亦切至,掩吻哀哦如有声。

笔痕入素淡而媚,顾陆之间见能事。

前人遗迹不易题,安得起公为画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guān
míng / shěnzhōu

juànzhōngshuímàolánguānxuěshòulíngjīnghánqiè

āxiāngyuǎnláihòuqiánshǒuqíngquánchìjiǎo

yōngānxiāngxiàngshūcǎnqíngshénwǎnwǎnrénshēng

zhàngjiāngzhǔqièzhìyǎnwěnāiòyǒushēng

héndànérmèizhījiānjiànnéngshì

qiánrénāngōngwèihuà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蓝关图》描绘了一幅深具情感的画面。首句“卷中谁貌蓝关雪”以设问起笔,暗示画面中的主角在风雪中孤独前行,形象生动。"瘦马凌兢寒切骨"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艰辛与寒冷,马匹的瘦弱和环境的严酷形成鲜明对比。

"阿湘远来候马前"引入了一个温暖的元素,阿湘不顾路途遥远,前来迎接,其赤脚捧拳的细节展现出深情厚谊。"拥鞍相向殊惨情"描绘了两人相见时的悲凉情境,而"神气宛宛人欲生"则传达出他们内心对生命的渴望。

"瘴江嘱语亦切至"暗示了他们身处险恶之地,对话感人至深,"掩吻哀哦如有声"更是将无声的情感化为有声,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诗人赞美沈周的画技,认为他在笔墨间展现了顾恺之、陆探微般的才华,并感叹前人的作品难以超越,期待沈周能以画记录下这份独特的情感。

整体来看,《蓝关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画面人物的困境与温情,以及画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横舟弟相别年馀阻一江之水彼此皆病未有可会之日向得一两诗多悼亡感慨不忍和答今乃粲然盈册老眼增明适兹喜雨取登楼喜雨之作先次韵三章不能多也·其一

好诗好雨适相逢,抖尽襟怀要折冲。

自古天人无间断,宁因水旱辍良农。

(0)

湘妃怨·其一

委琼佩兮重渊,税鸾车兮深山。

望苍梧兮不极,与流水而潺湲。

(0)

楚狂接舆歌

世谓夷齐以为溷兮,指箕子而为愚。

既采薇以饿死兮,又被发而为奴。

镆铘见弃于铅刀兮,鱼目宝于隋珠。

彼蜂蛭之隐微兮,安能语神岳而观清都。

已乎已乎,无为察察而辨璠玙与珷玞。

(0)

用前韵酬陈判官

刺桐花发照人明,三看薰风舞绛英。

海近鱼肥随米贱,山高溪净照人清。

久闻射策先黄甲,何意栖鸾尚赤城。

顾我婆娑老林下,看君事业映簪缨。

(0)

定风波

万个琅玕筛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

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

旋汲清湘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

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0)

婆罗门引.望月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