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银河淡扫澄空。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
正金波不动,桂影朦胧。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
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
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凝泪眼、泣尽西风。
这首《婆罗门引·望月》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寥的秋夜月景。开篇“涨云暮卷,漏声不到小帘栊”,通过描绘云卷云舒的夜色和漏壶声的缺席,渲染出夜晚的静谧。接着,“银河淡扫澄空”形象地写出银河如洗,天空清澈的景象。
“皓月当轩高挂,秋入广寒宫”两句,将月亮比作广寒宫中的仙子,暗示了清冷的秋意,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远离尘世的仙境的向往。“金波不动,桂影朦胧”进一步描绘月光如水,桂花影子在月色下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
“佳人未逢。叹此夕、与谁同”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思念以及孤独之感,感叹无人共享这美好的月夜。“望远伤怀对景,霜满愁红”通过望远和霜红的意象,抒发了词人因思念而生的哀愁。
最后,“南楼何处,想人在、长笛一声中”借南楼和笛声,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想念,想象对方可能正在吹笛,那悠扬的笛声更增添了离别的愁绪。“凝泪眼、泣尽西风”以泪水和西风,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孤独、思乡的情感世界。
城郭人民,倘公在、定应愁绝。
试重拜、画中巾扇,风流犹昔。
运往栾公从罢社,情深羊傅徒沈碣。
问当年、谁救越州灾,今陈迹。荆棘遍,长安陌。
兰茝尽,灵均泽。黯江湖春去,憖留残客。
生死交存怜鹤舞,兴亡事大悲鹃血。
更桐花、蕉叶梦相逢,须眉碧。
晚云碧。云与闲愁并积。
残花堕、沾雾糁烟,凭仗林閒瘦鹃力。珍重暗叹息。
悽恻。桃蹊柳陌。金铃护,犹缀剩红狼藉。
尘丝更谁惜。携尊试重觅。奈谱乱霓裳,声曳羌笛。
蜂须蝶翅轻抛掷。
看绿遍天际,梦回云表,骚魂消尽恨未谢。
正芳草如织。岑寂。倦游客。更拾影襟痕,陶恨尘迹。
蔷薇已谢春无色。但弱筱窥牖,坠英侵席。
分明红泪,恣染取,翠袖湿。
渤海澜翻,书生老去,掀髯且进春醪。
升平门内,酒兴不妨豪。
遥想齐眉弄抱,灯夕近、烛影红摇。
休枨触,公车去国,万卷付林皋。劳劳。
应笑我,缡褷倦羽,也逐狂飙。
奈重闻天乐,苦忆箾韶。
十载湖边风月,都输与、管领招邀。
姑订约,南山北海,黄发待吾曹。
莲麝为心,蔘貂何物,还他本色词人。
是满腔忠爱,志在灵均。
多少云愁海思,曾不分、奉倩伤神。
翻赢得、南唐两主,错拟前身。郎君。
定依帝所,听奏乐钧天,应悔悲辛。
剩荀香裴玉,桂苑留真。
证取南中鸿雪,贯华阁、曾寄琴尊。
烦呵护、章家坞里,忍草长生。
风光好,凉入最高楼。一叶井梧秋。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
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