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又题七夕曝书图》
《最高楼.又题七夕曝书图》全文
清 / 杨葆光   形式: 词  词牌: 最高楼   押[尤]韵

风光好,凉入最高楼。一叶井梧秋。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

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

(0)
鉴赏

这首《最高楼》以七夕曝书为题,描绘了文人雅士在节日中读书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先,“风光好,凉入最高楼”,开篇即以“风光好”点明了季节的美好,而“凉入最高楼”则暗示了读书环境的清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高雅的氛围。

接着,“一叶井梧秋”,通过“一叶”、“井梧”、“秋”三个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的沉淀,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深邃。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柳宗元的“乞巧”,二是郝隆的“坦腹”,都与读书、文化有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读书的乐趣和风雅。

“玉函披,闲把卷,思悠悠”,“玉函”象征珍贵的书籍,“闲把卷”则展现了文人悠闲自得的读书状态,而“思悠悠”则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思考的深度。

最后,“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之人能够成为同道中人,共同追求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痴迷,即使在回顾过去时,心中仍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甚至在阅读时产生了挠头的冲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入思考时的复杂心情。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结尾处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寓意着在读书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像牛郎织女一样,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最高楼》以七夕曝书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文人读书的乐趣、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文化底蕴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葆光
朝代:清

(1830—1912)江苏娄县人,字古酝,号苏盦,又号红豆词人。诸生。同治间,居保定莲池书院,与修《畿辅通志》。光绪间官浙江景宁知县。骈散文诗词均有名。有《苏盦集》。
猜你喜欢

偕任子田游东阿山中

出郭眄遥岑,极目暧葱茜。

局步陟崇冈,幽境齐所愿。

扪萝俯翳屏,披榛诧凌乱。

触穴发殊响,心寂乃能辨。

林密天光微,径转石状变。

落日映前峰,后顾采逾绚。

夕霭薄空翠,势与飞鸟散。

缅想临淄侯,灵躅留山县。

彳亍寻旧溪,临风一长叹。

(0)

落拓

落拓《闲居》赋,蹉跎《感遇》诗。

勋名玄豹隐,心事白鸥知。

伴食无名指,虚文没字碑。

鸿冥兼蠖屈,鳞爪漫之而。

(0)

放棹

临风放棹出菰城,笭箵依然舴艋轻。

莎岸斜晖孤鸟去,板桥疏柳一蝉鸣。

橹声摇曳渔歌远,鸥梦生凉客思清。

领取白蘋洲上路,溪山如许恋吟情。

(0)

自吕堰趋襄阳

望望章台道,遥遥岘首亭。

云生三户白,日落万山青。

远雁来衡岳,孤帆下洞庭。

相思何处是,烟树夕冥冥。

(0)

游滴水崖歌

芙蓉九叠张翠屏,铁色四列浮空冥。

双泉激射作云气,空濛忽散层崖青。

须臾随风远漫灭,飞流皑皑千尺雪。

五丁力镵丹幛开,双童旄倚青壁裂。

訇然石扇凭蛟宫,洞中日日生雷风。

我来仲春气始霁,数子藤竹来相同。

红泉碧树两幽绝,千载令人怀谢公。

(0)

春日杂兴柬刘谦斋

金井楼高俯逝波,浮云东望足狂歌。

一春心事花边尽,十载清明客里过。

佳句渐如良友少,离愁翻比乱山多。

西坡结屋吾将老,好待双旌访涧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