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好,凉入最高楼。一叶井梧秋。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
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
风光好,凉入最高楼。一叶井梧秋。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
玉函披,閒把卷,思悠悠。
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
这首《最高楼》以七夕曝书为题,描绘了文人雅士在节日中读书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先,“风光好,凉入最高楼”,开篇即以“风光好”点明了季节的美好,而“凉入最高楼”则暗示了读书环境的清幽,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高雅的氛围。
接着,“一叶井梧秋”,通过“一叶”、“井梧”、“秋”三个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岁月的沉淀,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深邃。
“柳州乞巧怜文字,郝隆坦腹转风流”,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柳宗元的“乞巧”,二是郝隆的“坦腹”,都与读书、文化有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读书的乐趣和风雅。
“玉函披,闲把卷,思悠悠”,“玉函”象征珍贵的书籍,“闲把卷”则展现了文人悠闲自得的读书状态,而“思悠悠”则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思考的深度。
最后,“只莫道、文情徐与庾,只莫道、诗情韩与杜,有几辈、是吾俦”,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范的向往,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之人能够成为同道中人,共同追求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读书事业频回首,观书情绪欲搔头”,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痴迷,即使在回顾过去时,心中仍充满对知识的渴望,甚至在阅读时产生了挠头的冲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入思考时的复杂心情。
“唤长恩,看织女,对牵牛”,结尾处引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寓意着在读书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像牛郎织女一样,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从而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最高楼》以七夕曝书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展现了文人读书的乐趣、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是一首富有深意和文化底蕴的佳作。
出郭眄遥岑,极目暧葱茜。
局步陟崇冈,幽境齐所愿。
扪萝俯翳屏,披榛诧凌乱。
触穴发殊响,心寂乃能辨。
林密天光微,径转石状变。
落日映前峰,后顾采逾绚。
夕霭薄空翠,势与飞鸟散。
缅想临淄侯,灵躅留山县。
彳亍寻旧溪,临风一长叹。
芙蓉九叠张翠屏,铁色四列浮空冥。
双泉激射作云气,空濛忽散层崖青。
须臾随风远漫灭,飞流皑皑千尺雪。
五丁力镵丹幛开,双童旄倚青壁裂。
訇然石扇凭蛟宫,洞中日日生雷风。
我来仲春气始霁,数子藤竹来相同。
红泉碧树两幽绝,千载令人怀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