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实相现斯光,五岭从今为破荒。
报语石梁须侧耳,莫多欢喜为人忙。
如来实相现斯光,五岭从今为破荒。
报语石梁须侧耳,莫多欢喜为人忙。
这首诗以“如来实相现斯光”开篇,描绘了佛法的光辉照耀,寓意着佛法的真理如同光明一般普照世间,为人们指引方向。接着,“五岭从今为破荒”一句,表达了佛法传播的意义,象征着佛法如同破除荒芜,将智慧与慈悲带入每一个角落,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和觉醒。
“报语石梁须侧耳”,诗人在此处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佛法的教诲比作石梁上的声音,提醒人们要倾听,意味着佛法的教诲如同珍贵的启示,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和实践。最后,“莫多欢喜为人忙”,则告诫人们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不应过于急躁或自满,而应保持谦逊和勤奋,以实际行动践行佛法的精神,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个人心灵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以智慧和慈悲引领人生的方向。
弱弱本易惊,看看势难定。
因风似醉舞,尽日不能正。
时邀咏花女,笑辍春妆镜。
蒙笼杨柳馆,中有南风生。
风生今为谁,湘客多远情。
孤枕楚水梦,独帆楚江程。
觉来残恨深,尚与归路并。
玉匣五弦在,请君时一鸣。
欲上千级阁,问天三四言。
未尽数十登,心目风浪翻。
手手把惊魄,脚脚踏坠魂。
却流至旧手,傍掣犹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万痕。
老力安可誇,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归,昼眼如黄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门。
结僧为亲情,策竹为子孙。
此诚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语,高天何由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