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犀花象亦寻常,我自閒求人自忙。
借问西湖歌舞处,有谁天竺去烧香。
纹犀花象亦寻常,我自閒求人自忙。
借问西湖歌舞处,有谁天竺去烧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首句“纹犀花象亦寻常”,以“纹犀”和“花象”为喻,暗示了世间事物的普遍性和平凡性,但紧接着的“我自闲求人自忙”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借问西湖歌舞处,有谁天竺去烧香”,将场景转向了西湖与天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对人生追求的不同路径的思考。西湖的歌舞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享乐,而天竺的烧香则指向精神的追求与修行。这一对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深层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平静的决心。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方向。
江路厌滩流,潺飞雪花白。
我来戒疾行,水中纷乱石。
或俯若蹲鸱,或峭如列戟。
或攒若莲开,或散如叶淅。
波流迷浅深,冲激互漰湱。
历乱愁无因,放舟乘窦隙。
回干捷有神,长年岂用力。
幸无覆溺忧,终然夺人魄。
我本湖海俦,十年踏鲸脊。
纵浪悦凫鸥,扶危仗忠赤。
一尊强自斟,庶慰风雨夕。
胜会臻名流,奇探极幽薮。
但觅方广真,不问崖蹊堤。
越险倩松乔,跻危病贲黝。
巘绝疑天低,坑深诧坤厚。
阴风泼地寒,清溪挂崖吼。
燕石晴复飞,虬藤冻还走。
群峰角低昂,乱石相牝牡。
获胜古所欢,行疲君莫咎。
君看废寺中,釜尘僧骨朽。
朱张独何人,智勇名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