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厌滩流,潺飞雪花白。
我来戒疾行,水中纷乱石。
或俯若蹲鸱,或峭如列戟。
或攒若莲开,或散如叶淅。
波流迷浅深,冲激互漰湱。
历乱愁无因,放舟乘窦隙。
回干捷有神,长年岂用力。
幸无覆溺忧,终然夺人魄。
我本湖海俦,十年踏鲸脊。
纵浪悦凫鸥,扶危仗忠赤。
一尊强自斟,庶慰风雨夕。
江路厌滩流,潺飞雪花白。
我来戒疾行,水中纷乱石。
或俯若蹲鸱,或峭如列戟。
或攒若莲开,或散如叶淅。
波流迷浅深,冲激互漰湱。
历乱愁无因,放舟乘窦隙。
回干捷有神,长年岂用力。
幸无覆溺忧,终然夺人魄。
我本湖海俦,十年踏鲸脊。
纵浪悦凫鸥,扶危仗忠赤。
一尊强自斟,庶慰风雨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江中复杂水流时的内心感受与观察。诗中以“江路厌滩流,潺飞雪花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滩流中奔腾,水花飞溅如雪花般洁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而壮丽的自然景观。
接着,“我来戒疾行,水中纷乱石”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与心境,他在此警告自己要小心疾行,因为水中的石头错落纷杂,暗示了下滩的危险性。随后,诗人通过一系列比喻,如“或俯若蹲鸱,或峭如列戟”,生动地描绘了水底石头的各种形态,既有蹲伏的姿态,又有尖锐如戟的形状,展现了水下地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或攒若莲开,或散如叶淅”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画面,将石头的排列比作莲花盛开和树叶细碎飘落,既展现了石头分布的密集与分散,也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生机与动态感。接下来,“波流迷浅深,冲激互漰湱”两句,描述了水流的流动使得深浅难以辨认,同时强调了水流的冲击力,进一步突出了下滩的挑战性。
“历乱愁无因,放舟乘窦隙”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水流时的忧虑与谨慎,他选择沿着水流的缝隙小心翼翼地前行。而“回干捷有神,长年岂用力”则赞美了老船工的智慧与技艺,他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应对水流的变化,无需过多的体力劳动。
最后,“幸无覆溺忧,终然夺人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安全的庆幸,同时也对下滩的惊险体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本湖海俦,十年踏鲸脊”表明诗人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经常在大海上航行。“纵浪悦凫鸥,扶危仗忠赤”则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在困难时刻依靠忠诚与勇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江中下滩的自然景观和挑战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冒险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勇敢与智慧的颂扬。
万古江入海,吴蜀有不通。
不通谁使然,人自为异同。
昔在李孟钱,士各怀土封。
静言彼何尤,亦各徇所忠。
恭惟宋受命,三姓皆朝宗。
斯文已百年,名世才数公。
眉山与金陵,柰何不相容。
大雅如关洛,亦复互诋攻。
朋分文字间,祸起师友中。
四郊忽戎马,尘满夷门宫。
往事已覆辙,后事如飘蓬。
一饭忘苦饥,一褐忘苦冬。
身谋每不长,王事靡有终。
有客独恻恻,万里兴深衷。
相过话离合,历历繇熙丰。
我久世虑薄,念之涕无从。
贫贱将安归,功名在其逢。
有能用斯人,可使百阻空。
西人不为西,东人不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