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皇亿万纪,三光恒若斯。
人生百年内,譬若朝露晞。
前者吾不作,后者亦焉知。
平生异荣贱,冢墓识为谁。
华榱及膏亩,安得遂相携。
托体于子孙,痛痾各自支。
株株同根蒂,叶叶自轻离。
蒙庄等彭殇,终复脩文辞。
尼轲固随化,垂言亦庶几。
轩皇亿万纪,三光恒若斯。
人生百年内,譬若朝露晞。
前者吾不作,后者亦焉知。
平生异荣贱,冢墓识为谁。
华榱及膏亩,安得遂相携。
托体于子孙,痛痾各自支。
株株同根蒂,叶叶自轻离。
蒙庄等彭殇,终复脩文辞。
尼轲固随化,垂言亦庶几。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长歌行》,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永恒。诗中首先指出宇宙时间的悠久("轩皇亿万纪,三光恒若斯"),与人的生命相比显得极其渺小("人生百年内,譬若朝露晞")。诗人感慨自己无法预知身后事("前者吾不作,后者亦焉知"),强调人世间的荣辱变迁("平生异荣贱,冢墓识为谁")。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身后世界的想象,即使贵贱有别,死后也无法共享富贵("华榱及膏亩,安得遂相携")。他寄希望于子孙后代("托体于子孙"),但个体的痛苦和离别仍是不可避免("痛痾各自支")。诗人引用庄子的思想,认为生死如同彭殇(长寿与短命),都是自然法则("蒙庄等彭殇,终复脩文辞")。
最后,诗人以孟子为例,虽然他深知生命的无常,但仍留下智慧之言("尼轲固随化,垂言亦庶几"),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文字传承价值的肯定。整首诗寓哲理于抒情之中,展现出王世贞深厚的历史观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