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暑夜兴》
《秋暑夜兴》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寂寂空廊络纬鸣,消摇岸帻近南荣。

闲眠簟作波纹冷,新浴衣如蝉翼轻。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

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ǔxīng
sòng / yóu

kōnglángluòwěimíngxiāoyáoànjìnnánróng

xiánmiándiànzuòwénlěngxīnchánqīng

wēishōuyúnjìnsànzhòngxīngyǐnyuèxíng

tóngchízhúkāiténgzhǐshǒuqīngshīchéng

注释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络纬:纺织娘,一种昆虫。
岸帻:头巾,古代男子常戴的一种布帽。
南荣:南方的花草。
闲眠:悠闲地睡觉。
簟:竹席。
波纹冷:形容竹席上的凉意像波纹一样。
新浴:刚洗过澡。
蝉翼:比喻衣物极薄。
轻:形容衣服轻盈。
微雨:小雨。
云尽散:乌云完全散去。
月徐行:月亮慢慢升起。
持烛:拿着蜡烛。
藤纸:藤编的窗户纸。
取次:随意,不拘泥。
翻译
寂静的长廊里纺织娘在鸣叫,我轻轻摇动头巾靠近南边的花草。
悠闲地躺着,竹席上的凉意像水波纹般,新洗过的衣服薄如蝉翼般轻盈。
细雨已经停歇,乌云散去,满天繁星隐没,月亮缓缓升起。
唤来童子持烛照亮藤编纸窗,随意间便写下一首清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静谧与清凉。首句“寂寂空廊络纬鸣”,以络纬(纺织娘)的鸣叫声渲染出夜晚的寂静,空荡的走廊更显得寥落。接着,“消摇岸帻近南荣”写诗人独自漫步,感受着南边花草带来的微微凉意,心情悠然自得。

“闲眠簟作波纹冷,新浴衣如蝉翼轻”两句,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凉爽。诗人躺在竹席上,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上的凉意,更是心境的宁静;新浴之后,衣物轻薄如蝉翼,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清爽感。

“微雨已收云尽散,众星俱隐月徐行”描绘了雨后的天空,乌云散去,星星隐没,唯有月光缓缓升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夜景。

最后,“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表达了诗人灵感涌现,唤来童子持烛照明,即兴创作出一首清新脱俗的诗篇。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景色,流露出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忆江南·其三

平林织,荷斧几经过。

重向蕲阳山下去,一绳幽径入云多。犹唱铁樵歌。

(0)

清平乐.兰州先生遗墨万树梅花一湾水,湖山佳出是吾家画卷,为叔通题,和徐仲可韵

江城住处。风里香成土。归去湖山家在否。

红萼雪簪催暮。茭芦一棹春湾。忘年今日船还。

千树暮门未识,展图余雪方阑。

(0)

并蒂芙蓉.本意,赠玉霜

玉暖霜红,正锦江浪稳,双华开处。

无意斗婵娟,任蟾影偷顾。

凌波看如洛水,素手相携夜来步。魏王丽赋。

信风清、佩解甄妃应慕。

词中尚谙本事,又嘉莲比瑞,同赓韶■。

冷艳耐秋长,胜桃李千数。

云屏绣边倚醉,粉洽脂融微薰度。灺对语。

是花枝也将人妒。

(0)

清平乐·其二中秋

月波疑滴。华采流虹湿。何事姮娥羞更怯。

半掩云纱笼碧。茅斋清梦常圆。金风玉露同餐。

一笑情天双影,今宵分外团圞。

(0)

合欢带.次柳屯田韵

春衫随宠流轻娆。任浅黛,怯重描。

却道偎肩无寸碧,听莺啼燕语争娇。

天生付与,玲珑美玉,宛转柔腰。

甚当初、漫说凭谁佩解,些个魂消。

天台犹识,经雨桃花,刘郎前度迢遥。

拾翠寻芳回昨梦,记香阶、待月相邀。

风流恁展,千重云态,十丈霞标。问何期、醉倚琼楼。

并吹双凤秦箫。

(0)

传言玉女.次晁叔用韵

玉样伊人,一片朗怀如雪。素盟何许,暗愁肠如结。

难道分浅,未补情天偏阙。凭谁消受,等閒花月。

醉熟黄粱,渐醒来,梦又歇。絮泥巢燕,且湘帘试揭。

红窗夜阑,好景物华堪说。当头金镜,望圆时节。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