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又上阖闾城,江上春潮一舸轻。
过眼落花应有恨,傍人飞絮自多情。
本因世乱依刘表,谁谓才多累祢衡。
试问庞公归隐计,南阳何地可躬耕?
明朝又上阖闾城,江上春潮一舸轻。
过眼落花应有恨,傍人飞絮自多情。
本因世乱依刘表,谁谓才多累祢衡。
试问庞公归隐计,南阳何地可躬耕?
这首明代胡悌的《明朝》描绘了诗人明朝时登临阖闾城的景象。首句“明朝又上阖闾城”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的心情,同时暗示着诗人频繁的游历和对历史遗迹的探访。
“江上春潮一舸轻”描绘了江面上春潮涌动,舟行轻快的场景,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也暗含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
“过眼落花应有恨,傍人飞絮自多情”运用拟人手法,将落花和飞絮赋予情感,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身世飘零,如同落花飞絮般无定。
“本因世乱依刘表,谁谓才多累祢衡”借典故抒发感慨,刘表在乱世中曾接纳过诸葛亮,而诗人自比祢衡,才华出众却因才被累,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自己命运的反思。
最后,“试问庞公归隐计,南阳何地可躬耕?”诗人以东汉隐士庞德公自比,询问何处能如庞公那样找到隐居躬耕之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田园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淮上东来双鲤鱼,巧将诗信渡江湖。
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烈士家风安用此,书生习气未能无。
莫因老骥思千里,醉后哀歌缺唾壶。
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
即今江北还如此,愁杀江南离别情。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