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杨少卿书后》
《题杨少卿书后》全文
唐 / 安鸿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0)
注释
端溪石砚:产自端州(今广东肇庆)的名贵砚台。
宣城管:宣城(今安徽宣城)制造的优质笔管。
王屋松烟:王屋山(今河南济源)的松木燃烧产生的烟墨。
紫兔毫:以紫毫制成的毛笔,这里指上等狼毫。
孤卿:古代对官员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某位书法家。
老书札:年岁已高的书法作品或信件。
人间无此五般高:世间再也找不到如此高超的组合。
翻译
端溪的石砚和宣城的纸管搭配,
王屋山的松烟制成的紫兔毫笔最为珍贵。
鉴赏

这首诗是安鸿渐的《题杨少卿书后》,创作时期处于唐末宋初之际。安鸿渐作为一位文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物品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第一句中,“端溪石砚”指的是产自端溪的著名砚台,以其坚硬细腻、吸水性好而闻名;“宣城管”则可能是指宣城出产的一种书写工具,如笔管之类,表明了诗人对文房四宝的熟知和喜爱。第二句,“王屋松烟紫兔毫”中的“王屋”可能是指某位名士的居所或某个著名的地方;“松烟”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色,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紫兔毫”则是一种上乘的毛笔,以其优异的书写效果而得名。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极高的追求和欣赏。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他获得了一位名叫“孤卿”的老者的书札(可能是指书信或书法作品),并且认为这份收获在人间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与其相比。这里的“五般”可能指的是文房四宝加上纸张,即笔、墨、硯、纸和砚等书写工具,这种说法体现了诗人对这份收获的珍视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具体物品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安鸿渐
朝代:唐

安鸿渐,北宋初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见《庶斋老学丛谈》卷下)。晚年为教坊判官(见《玉壶清话》卷八)。
猜你喜欢

西苑十二首·其八芭蕉园

谁道神山远,依然玄圃通。

琼瑶无隙地,苜蓿满离宫。

吹绿晴湖曲,飞霞小殿东。

史臣焚草后,蓂历万年同。

(0)

碧鉴江上与少承别后却寄

一片秋波万叠山,丹枫白草夕阳间。

征鸿只解将愁去,不见孤帆送客还。

(0)

题关元诚所藏赵观四景画·其一

千峰茅屋夐无邻,津口花开始识春。

自是太平多隐逸,山人不是避秦人。

(0)

次韵酬黄幼章见寄

历落生涯只钓矶,城中车马到应稀。

溪园得雨缃梨熟,水国先秋紫蟹肥。

别久林僧频有约,病多酒客每相违。

劳君尺素能题寄,谁向襄阳问布衣。

(0)

除夕二首·其二

宇宙吾家本自宽,谁将三广隔篱看。

偏饶父子同舟话,况有师生伴岁寒。

岂必送穷贻鬼笑,向来随分觉吾安。

目中伎俩年年在,流水时光惜去湍。

(0)

壬申暮春绪山先生管南坪孙蒙泉徐水南郦仲玉饯别于天真用韵

万象森然未朕时,敢云根外别寻枝。

心从动处方徵默,身到恒行始透知。

大小本来天与备,会通应自性生随。

功夫体用无差别,细把精微再问师。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