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二舟中书事》
《忆秦娥·其二舟中书事》全文
宋 / 高观国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歌声闲。兰舟只隔芙蓉湾。芙蓉湾。

扇摇波影,风卷云鬟。馀音袅袅留馀欢。

双鸳飞处传情难。传情难。曲终人去,愁寄湖山。

(0)
翻译
歌声悠然自在
兰舟静静停靠在芙蓉湾
芙蓉湾
注释
歌声:悠闲的歌声。
闲:悠闲。
兰舟: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
只隔:仅仅相隔。
芙蓉湾:开满芙蓉花的水湾。
扇摇:扇子轻轻摇动。
波影:水波的倒影。
风卷:风吹起。
云鬟:女子如云般的发髻。
袅袅:婉转悠长。
留馀欢:留下欢乐的气氛。
双鸳:成对的鸳鸯。
传情:传递情感。
难:难以言表。
曲终:乐曲结束。
人去:人已离去。
愁寄:愁绪寄托。
湖山:湖光山色。
鉴赏

这首宋词《忆秦娥·舟中书事》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舟中夜景与情感抒发的画面。"歌声闲"开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随后"兰舟只隔芙蓉湾"点明了诗人所在的环境,芙蓉湾的美景增添了诗境的雅致。"扇摇波影,风卷云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女子在船头轻摇扇子,风吹动她秀发的动态,暗示着她的存在和诗人对她的思念。

"余音袅袅留馀欢"进一步渲染了歌声的魅力,即使曲终,余音仍在,给诗人留下欢乐的记忆。然而,"双鸳飞处传情难"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鸳鸯传递情感的困境,寓意着情感的难以言表和传递的艰难。最后,"曲终人去,愁寄湖山"表达了当音乐停止,佳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绪只能寄托于湖光山色之中,显得意境深远,情感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生情,通过歌声、环境和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女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相思,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高观国
朝代:宋   字:宾王   号:竹屋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猜你喜欢

哭敬叔·其七

二人犹未老,一去竟何之。

贾母望无迹,颜繇情孔悲。

修文虽足任,肯构若仍亏。

抱子怜渠小,年将及让梨。

(0)

子夜歌十六首·其二

种生芙蓉花,渌水花叶秀。

面上初见莲,暗中自成藕。

(0)

乌栖曲四首·其四

浣纱溪岸鸳鸯睡,夕照红云溪水醉。

美人含笑待郎来,有似芙蓉花未开。

(0)

罗浮漫兴·其二

石楼楼畔即通天,锦绣峰头紫翠连。

瑶室淩空堪永日,铁桥高跨自何年。

羽车去后人稀到,玉笛吹时鹤共旋。

再读黄庭参内景,梯飙吾拟访飞仙。

(0)

苏文忠

闾阎伏腊荐兰蘅,帘幕冠裳俨若生。

座右墨池烟草渌,望中霄汉笔花明。

留心民瘼多遗泽,使气朝端得大名。

自是宋贤门户峻,救时卒枉用忠诚。

(0)

怀陈宾五·其一

北风吹众木,木叶高下飞。

笑此无家者,踽踽何所归。

百鸟投暮林,凤皇览德辉。

嗟彼世中人,将是以为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