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仗王罴卧,戎休魏绛和。
吾君神武最,若辈谄谗多。
天祐不至此,人谋真若何。
书生无一报,洒血付悲歌。
路仗王罴卧,戎休魏绛和。
吾君神武最,若辈谄谗多。
天祐不至此,人谋真若何。
书生无一报,洒血付悲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深切忧虑与愤慨之情。首联“路仗王罴卧,戎休魏绛和”运用典故,以王罴的卧治和魏绛的和戎来暗喻国家在面对外患时应采取的策略,即内政需稳固,外交需和平,但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的缺失。
颔联“吾君神武最,若辈谄谗多”直抒胸臆,赞扬君主的神勇与智慧,同时批评那些谄媚的小人,言下之意是当前的困境并非君主之力不足,而是奸佞之人的干扰。
颈联“天祐不至此,人谋真若何”则转向对天命与人为因素的探讨,表达了对上天庇佑的期待,同时也对人为决策的质疑,暗示了对当前局势难以逆转的无奈与担忧。
尾联“书生无一报,洒血付悲歌”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书生,表达了自己虽有满腔热血却无力回天的悲哀,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奸佞小人的批判,以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体现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前途的深深关切与忧虑。
先生手种千竿竹,俨如壮士衣冠肃。
林端结阁挹清风,阁上幽人峙双玉。
春风飞尽玄都花,秋霜半落平泉木。
试傍池边访此君,雪虐风饕不改绿。
我有惠施书五车,不解子山愁万斛。
何时一醉藉清影,更邀明月同君宿。
鄙夫拙生事,日晚儿号冬。
白驹穿瓮牖,曲肱起犹慵。
懒惰百无营,有酒时复中。
孰知廊庙具,征骖犯寒风。
行役岂不苦,王事不我容。
劳佚虽有命,造物似不公。
仰羡冲天鹤,孤飞邈难从。
赖有云外山,所至如迎逢。
是中有深意,高怀可默通。
何当浮大白,一醉百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