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三首·其三》
《偈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慧照   形式: 偈颂

兜率都无伎俩,也敩诸方榜样。

五日一度升堂,起动许多龙象。

禅道佛法又无,到此将何供养。

须知达磨西来,分付一条拄杖。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寓言式的话语,展现了对禅道佛法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兜率都无伎俩”,开篇即以“兜率”(佛教中的天界名)象征高深的境界,表达出在这样的境界中,一切技艺与手段都显得微不足道。这句诗暗示了禅宗修行的最终目标超越了世俗的智慧与技巧,指向一种更为内在、更为本质的理解与体验。

“也敩诸方榜样”,接着指出,尽管在兜率之境中技艺无用,但仍然可以学习其他地方的榜样,这里的“榜样”并非指具体的技艺或方法,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或修行方式,强调的是从不同途径汲取灵感与启示,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

“五日一度升堂,起动许多龙象”,这一句描绘了一种日常修行的场景,每天第五天,修行者会登堂参悟,这种看似规律的仪式实际上能激发众多“龙象”(比喻有大智慧与力量的人)的共鸣与响应。这里不仅体现了禅宗修行的持续性与深入性,也暗示了修行者与宇宙间万物的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

“禅道佛法又无,到此将何供养”,进一步探讨了禅宗修行的本质。禅道佛法并非外在的法典或教条,而是一种内在的觉知与体验。在这样的境界中,传统的供养方式已不再适用,因为真正的供养在于内心的觉醒与慈悲。

“须知达磨西来,分付一条拄杖”,最后两句引用了禅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达摩祖师西来传法,以及他留给后人的“一苇渡江”与“分付一条拄杖”的故事。这里的“拄杖”象征着指引与传承,强调了禅宗修行中导师与弟子之间精神的传递与接续,以及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自我探索与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理念——超越形式与表象,直击内心深处的觉醒与领悟。

作者介绍

释慧照
朝代:宋

释慧照,俗姓郭,南安(今福建泉州西北)人。住隆兴府兜率寺。为南岳下十四世,兜率悦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青松路

致君尧舜事何难,投老钟山赋考槃。

愁杀天津桥上客,杜鹃声里两眉攒。

(0)

送真泉州

隐然风节动朝行,屡叩龙墀贡皂囊。

未促相如归蜀道,翻令汲黯去淮阳。

便藩自足荣莱服,邃殿谁当补舜裳。

急召诸贤固根本,玺书早晚出明光。

(0)

文公先生挽词

皇天开太极,庚戌圣贤生。

六籍文将绝,千年道复明。

渊源罗仲素,师友李延平。

绕舍闽溪急,潺湲洛水声。

(0)

张丽华墓

伴侣声沉王气销,香魂血涴有谁招。

蓬科三尺光尘在,犹作台城花月妖。

(0)

宋兴寺

晋至昌明祚已终,谶文犹有两昏童。

桓玄偷得宫中玺,却属新河伐荻翁。

(0)

升元阁铎

摩挲石柱藓痕斑,亡国如鸿去不还。

无复切云三百尺,祗传风铎在人间。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