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开岩》
《天开岩》全文
宋 / 王随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

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

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上溜。

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

(0)
注释
栖霞山后峰:指栖霞山后面的山峰。
天开一岩秀:形容岩洞自然形成且景色优美。
坐禅人:静坐修行的人。
形容:描述。
竹柏瘦:形容竹子和柏树姿态清瘦。
岩下松:岩洞下的松树。
岩上溜:岩壁上的泉水。
岩室前:岩洞入口处。
孤岫:孤立的山峰。
翻译
栖霞山后面的山峰,展现出一个天然的岩洞格外秀丽。
岩洞中有个静坐修行的人,他的身影与周围的瘦竹和老柏树相映成趣。
他在饥饿时就以岩下的松树为食,口渴时则饮用岩上的清泉。
他喜欢在岩室前漫步,常常看见孤独的山峰间升腾起悠悠白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禅修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寄托和超凡脱俗的向往。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这里的“栖霞山”是一个虚构的地名,用来营造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山峰后的景象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天开一岩秀”则强调了这岩石之美,是天然间的一处奇观。

“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诗中的“坐禅人”暗示了一种修行者的存在,他的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形容竹柏瘦"则是对这个人的外貌描述,可能因长期的山居生活而显得瘦弱,但这种瘦弱又带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宁静和坚韧。

“饥餐岩下松,渴饮岩上溜。”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者的简单生活。他以自然界中可食用的植物为食,以山间清泉为饮,这样的生存方式充分体现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诗人对这位禅修者在岩室前的漫步表示出一种赞美之情。这里的“白云”象征着高洁和自由,而“孤岫”则是山峰的别称,这两者的结合,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栖霞山后峰天开岩的描述,以及对居住于此的坐禅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这种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思想寄托,也是道家和佛家的修行理念的体现。

作者介绍

王随
朝代:宋

(973—1039)河南人,字子正。真宗咸平间进士。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未几,权知开封府。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卒谥文惠。
猜你喜欢

互嘲巧对

桓温一世之雄,尚有枋头之败;

项羽万人之敌,难逃垓下之诛。

(0)

集字联

雅士长留在诗史;清门所拜止花神。

(0)

挽曾国荃联

中兴事业伟哉,惟铙歌早唱,江东乃定平捻平苗平回大局;

此日哀荣至矣,况玉节未移,白下已有治鄂治晋治粤仁声。

(0)

挽李鸿章妻联

上有宫中圣母,定卅年元老之勋,下有夫人,赞金瓯相业;

昔为江左部民,观百两于归之盛,今为幕士,播彤管徽音。

(0)

挽张百熙联

蠲铨衡弊,浚财赋源,精神瘁议政育才,独惜置邮功未竟;

动天下悲,失吾湘望,遗爱留口碑铜像,不忘盛德死犹生。

(0)

挽张之洞联

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问天下将安仰;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舍夫子谁与归。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