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心游楼》
《题心游楼》全文
宋 / 刘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一自浮光抵玉融,东林山曲世为农。

前场岁计禾麻麦,后圃年深竹荔松。

博我多闻千载史,唤人深省五更钟。

不消更会楞严语,面面披云挹晓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yóulóu
sòng / liú

guāngróngdōnglínshānshìwèinóng

qiánchǎngsuìmàihòuniánshēnzhúsōng

duōwénqiānzǎishǐhuànrénshēnshěnggèngzhōng

xiāogènghuìléngyánmiànmiànyúnxiǎofēng

翻译
自从阳光照耀到玉融之地,东林山中的村落世代务农为生。
田间一年四季种植着稻谷、麻和麦子,后院则是竹林荔树与松树相伴。
广博的知识来自千年的历史记载,清晨的钟声唤醒人们深入思考。
无需再去理解复杂的佛经,只须面对着云雾缭绕的山峰迎接黎明。
注释
浮光:阳光。
抵:照耀。
玉融:泛指美好的地方。
东林山曲:东林山中的小路。
世为农:世代务农。
前场:田间。
岁计:一年的收成计划。
禾麻麦:稻谷、麻和麦子。
后圃:后院。
博我多闻:使我知识渊博。
千载史:千年的历史。
唤人深省:唤醒人们的深刻反思。
更会:理解。
楞严语:佛教经典《楞严经》。
面面:处处。
披云:云雾中。
挹晓峰:迎接黎明的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田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操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心境。

"一自浮光抵玉融,东林山曲世为农。" 这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一种隐逸的生活,在东林山下定居,过上了田园的生活,远离尘嚣。"浮光"指的是太阳的光辉,而"玉融"则可能是指山清水秀之地,隐喻着一种纯洁无瑕的自然环境。"世为农"则表明诗人选择了与大自然亲近,与土地相依的生活。

"前场岁计禾麻麦,后圃年深竹荔松。"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劳作和自然景观。"前场"可能是指耕种的农田,而"岁计"则是计算每年的收成;"后圃"则可能是指家宅之后的园林,"年深"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竹荔松"则构成了一个宁静、安详的自然景象。

"博我多闻千载史,唤人深省五更钟。"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不仅生活在大自然中,也在精神上与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博我"即广泛地学习、了解,"多闻"则是听取、学习历史;"唤人"可能是指诗人的自诩,即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唤醒他人,而"五更钟"则可能象征着夜深人静时的沉思。

"不消更会楞严语,面面披云挹晓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中楞严经的理解和修持,以及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不消"意味着没有必要,而"更会"则是进一步地掌握或理解;"面面披云挹晓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高远山峰对话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禅宗修持,勾勒出一位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士人形象。

作者介绍

刘翼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狂题十八首·其十三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

应到去时题不尽,不劳分寄校书笺。

(0)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十八

圣主千年乐未央,御沟金翠满垂杨。

年年织作升平字,高映南山献寿觞。

(0)

古边卒思归

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此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

(0)

赠方干

盛名传出自皇州,一举参差便缩头。

月里岂无攀桂分,湖中刚爱钓鱼休。

童偷诗藁呈邻叟,客乞书题谒郡侯。

独泛短舟何限景,波涛西接洞庭秋。

(0)

桐花鸟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祗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0)

同临津纪明府孤雁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