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此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
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
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
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
中原半烽火,此屋皆点行。
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
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
这首诗描绘了一名边疆士兵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无奈感受。诗人以“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开篇,既表达了自己无法在故土耕作,只能在战场上守卫,也反映了士兵们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梦中稻花香,是对家乡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但觉醒后却是“战血腥”,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战争与平静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汉武帝在深宫之中,思考着国家的边疆安全问题,而士兵们则身处烽火连天的战乱之中,这座小屋中的点点行迹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
“边土无膏腴”意味着边疆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闲地何必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谓的争斗和战争的无奈态度。最后两句“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则更是直接描写了战场上的残酷现实,士兵们在刀剑之下生死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强烈反差,以及士兵们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苦难的无奈感受。
江南山尽处,开辟如石门。
下有琴筑声,哀湍激箭奔。
残雪护峰顶,篁竹如四垣。
老翁仅百岁,曝背抱儿孙。
问之不我应,嗒然而忘言。
疑尔秦人徒,此类桃花源。
寒日欲西颓,不容驻短辕。
驱车下山去,逼耳闻清猿。
回顾但烟霭,路绝无攀援。
他年傥再逢,共醉老瓦盆。
贫病同原宪,轻肥诮子华。
耽书祇糟粕,学海淼津涯。
孤屿亭何远,葵丘戍复赊。
救穷无髻宝,绝粒饵胡麻。
壮岁徒干禄,儿时不称家。
已谙蕉覆鹿,何预鸟衔花。
世态多谗疾,心安免怨嗟。
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鸦。
当食思颇牧,遗忠想尚奢。
安能效狡狯,掷米变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