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宫中圣母,定卅年元老之勋,下有夫人,赞金瓯相业;
昔为江左部民,观百两于归之盛,今为幕士,播彤管徽音。
上有宫中圣母,定卅年元老之勋,下有夫人,赞金瓯相业;
昔为江左部民,观百两于归之盛,今为幕士,播彤管徽音。
此挽联以对仗工整、辞藻华丽见长,展现了对李鸿章夫人的高度赞誉与深切缅怀。上半部分“上有宫中圣母,定卅年元老之勋,下有夫人,赞金瓯相业”通过对比手法,将李鸿章夫人与宫中的圣母以及李鸿章本人相提并论,强调了她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其中,“定卅年元老之勋”描绘了李鸿章在政坛上的卓越成就,而“赞金瓯相业”则赞美了李鸿章夫人在背后的支持与辅助。
下半部分“昔为江左部民,观百两于归之盛,今为幕士,播彤管徽音”则回顾了李鸿章夫人的过去与现在。通过“昔为江左部民”这一描述,暗示了她出身平凡,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智慧,不仅见证了李鸿章归来的盛大场面,更成为了幕士,即幕僚,以其才华在文坛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播彤管徽音”则进一步赞扬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使得她的名字与作品得以流传,如同彤管一般,光彩照人。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表达了对李鸿章夫人的崇高敬意,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女性才德的重视与推崇,以及对于家族荣耀与个人成就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
豪锥残试墨,纶绶照恩裳。
沿牒天官调,承家父任郎。
曲长溪舫远,宴密酒螯香。
得助江山国,仍缝古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