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迎客处,篱落稻畦间。
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
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
自道谁相及,邀予试往还。
老人迎客处,篱落稻畦间。
蚕屋朝寒闭,田家昼雨闲。
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
自道谁相及,邀予试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田园诗特有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第一人的角度描述老人迎客的情形,设置在一个有稻田和蚕屋的环境中,既展示了农家生活的劳作场景,也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门闾新薙草,蹊径旧谙山。”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农家生活的亲切感受。路径上的野草和山间的小路,都透露出一种久经踏行而成的熟悉与亲近。
“自道谁相及,邀予试往还。”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田家翁之间的情谊交流,以及对彼此生活的关心。诗人似乎被老人的生活所吸引,并试图去体验那份平淡而宁静的田园生活。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农家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在这平凡而又美好的画面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宁静与满足。
道人四壁空无有,一炷清香闲袖手。
床边独有拄杖子,疾病相扶真我友。
禅房按膝秋听雨,野店敲门莫赊酒。
畏途九折历欲尽,世上谁如君耐久。
老矣更踏千山云,何可一日无此君。
归来灯前夜欲半,露柱说法君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