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
《初夏闲居八首·其六》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

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

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

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

(0)
注释
野水:野外的溪流。
枫林:枫树成林的地方。
久寄家:长久居住。
惯:习惯。
枯淡:平淡无奇。
小楼:小楼阁。
吹笛:吹奏笛子。
深院:深宅大院。
硙茶:研磨茶叶。
葛巾:古代男子的头巾。
穿荟蔚:穿过茂密的草木。
筇杖:竹杖。
谽谺:深谷。
平居:日常生活。
儿孙:子女和孙子辈。
切勿:千万不要。
誇:夸耀。
翻译
长久以来我寄居在野外的枫树林中,习惯于平淡的生活。
在小楼上,听着月夜的笛声,深院内没有风,只有研磨茶叶的声音。
静静地坐在岸边,戴着葛巾,漫步在丛生的草木间,手持竹杖步入幽深的山谷。
平时常常和子孙们说,千万不要在人前夸耀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夏闲居八首(其六)》,描绘了作者在乡野生活的恬淡与宁静。首句“野水枫林久寄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长久的归隐之心。他习惯于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惯将枯淡作生涯”。

“小楼有月听吹笛,深院无风看硙茶”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小楼中聆听悠扬笛声,白天则在静谧的庭院里品茶赏景,生活节奏悠闲自在。这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田园生活。

“静岸葛巾穿荟蔚,闲拖筇杖入谽谺”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漫步在岸边草木丛生之地,手持竹杖,悠然自得的形象,体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平居每与儿孙说,切勿人前一语誇”,诗人告诫家人,即使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也无需向他人夸耀,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清闲生活的意境,以及其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自五牧至吕城

破晓晴光幸未悭,鸣钲发棹早曦殷。

水经五牧黄于土,岸近丹阳矗似山。

人语缫丝声不断,农忙割麦月无闲。

旌旗壤堞风飘处,愁绪难忘时世艰。

(0)

湖上四首·其一

渺然尘事不相关,竹杖芒鞋任我闲。

最好日斜湖上去,坐临流水看秋山。

(0)

梅里泰伯庙

梅里风烟近古初,依稀还认让皇墟。

遥从断发文身后,想见耕田凿井余。

天下让三宣圣笔,世家第一史迁书。

祗今风教东南盛,比户弦歌至德居。

(0)

晚自松门归蓼村

迢遰松门晚,迂回向水边。

鸟惊槲叶路,人语柳塘烟。

细火临江市,清沤出浦船。

莫愁归路远,月上见前川。

(0)

赠别敖山来先生

无边烟草暮愁生,况复愁中送远行。

最是客怀愁绝处,晓风残角和鸡声。

(0)

止水祠

谁来池上问源头,藻荇风牵水镜流。

得共传薪扶绝业,似同立雪补从游。

国门声价瞻山斗,嵩室襟期寄壑邱。

卖却船归官若水,诗成浩气欲横秋。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