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
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
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
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
百年太散漫,魂魄遂从之。
卓哉范长公,黯澹天人姿。
谈诗有馀地,割取晴空丝。
及门尽贤达,李子尤恢奇。
深谈破蒙翳,真气相因依。
悠悠人间世,扰扰长安儿。
道德偶中人,耳徇心为疲。
何哉寂寞中,获此真支离。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
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
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
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
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
百年太散漫,魂魄遂从之。
卓哉范长公,黯澹天人姿。
谈诗有馀地,割取晴空丝。
及门尽贤达,李子尤恢奇。
深谈破蒙翳,真气相因依。
悠悠人间世,扰扰长安儿。
道德偶中人,耳徇心为疲。
何哉寂寞中,获此真支离。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俞明震所作,题为《和范肯堂兼示李刚己》。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天津的生活感受,表达了对范肯堂和李刚己两位朋友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每日勤奋读书,即便天气恶劣,泥泞难行,仍不忘攀登高峰,享受清晨的微风,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描述日光照耀大地,万物生辉,但又感叹自己的生命过于散漫,不禁感慨万分。
诗人赞美范肯堂具有卓越的人格魅力,他的诗歌如同晴空中的丝线,清新脱俗。同时,提到李刚己的才智非凡,他们的交谈能拨云见日,启发人心。然而,诗人也批评了世间纷扰,人们容易被外界干扰,道德观念有时也会疲惫。
最后,诗人感叹在寂寞之中,他得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是一份难得的收获。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榕影下照水,翠蛟舒复樛。
溪光逆升檐,朱夏冻以幽。
高阁昔雨荒,奇观久风休。
南轩天遣来,山谷神与谋。
宇新址惟旧,景逝人为留。
不意猿饮潭,复见驷驾辀。
先生何孤往,野客欠从游。
愿携龙文璧,去瀹兔褐瓯。
垂手掬寒泚,移床听凉飕。
阁迥诗更超,古往今亦犹。
揽渠五字妙,觉我百疾瘳。
出山未遽误,在山未遽优。
如何近来梦,夜夜在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