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冷雨过残春,景物无多迹半陈。
色褪荼蘼红粉淡,愁低杨柳翠眉颦。
翰林赋罢江沈月,金谷楼高玉委尘。
自古兴亡皆有数,达人何用苦伤神。
冷风冷雨过残春,景物无多迹半陈。
色褪荼蘼红粉淡,愁低杨柳翠眉颦。
翰林赋罢江沈月,金谷楼高玉委尘。
自古兴亡皆有数,达人何用苦伤神。
这首明代诗人朱诚泳的《春日雨中》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情景,透出淡淡的哀愁与历史沉思。首句“冷风冷雨过残春”以冷风冷雨渲染了春末的凄清氛围,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次句“景物无多迹半陈”进一步强调了景色的凋零和往昔痕迹的消退。
第三句“色褪荼蘼红粉淡”通过描写荼蘼花颜色的褪去,暗示了春光的衰退,而“愁低杨柳翠眉颦”则运用拟人手法,将杨柳的低垂比作人的愁眉不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接下来,“翰林赋罢江沈月”借典故,暗示了时光流逝,月下沉吟的文人寓言了历史的流转。
最后一句“金谷楼高玉委尘”以金谷园的荒废象征繁华不再,而“玉委尘”则形容昔日的华丽如今已蒙尘,暗含世事变迁的感慨。结尾处,“自古兴亡皆有数,达人何用苦伤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理解,认为一切都有定数,智者无需过于伤感,展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融入了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
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忧愁骈集,我何可当。
欲寄天上,虑天弗禁。欲埋地下,恐地将沉。
不如收拾,置我怀抱。寝之食之,于焉终老。
沧海何阔,蓬莱何高。世无黄鹄,乘我游翱。
古之侠士,尘视生死。凡今之人,畏首畏尾。
好谋弗终,时命终穷。东南失利,西北多凶。
黄沙为棺,白云为椁。我则如是,千秋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