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蜀山来,赤日走东州。
奇峰作眼想,一过神已留。
翩翩宋公子,新诗蔼风流。
丹青见新韵,潇洒出林丘。
依微万里遥,旷明一雨收。
高云杳褰开,缟日明华秋。
风裾映山青,眇眇行李幽。
得非送将归,色有离别忧。
念我山海癖,针砭不为瘳。
目看孤鸿飞,心已麋鹿游。
吾儿能扶犁,此帻便可投。
勿言尺寸许,是中有菟裘。
我离蜀山来,赤日走东州。
奇峰作眼想,一过神已留。
翩翩宋公子,新诗蔼风流。
丹青见新韵,潇洒出林丘。
依微万里遥,旷明一雨收。
高云杳褰开,缟日明华秋。
风裾映山青,眇眇行李幽。
得非送将归,色有离别忧。
念我山海癖,针砭不为瘳。
目看孤鸿飞,心已麋鹿游。
吾儿能扶犁,此帻便可投。
勿言尺寸许,是中有菟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蜀地,行经东州时的所见所感。他被沿途的奇峰所吸引,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赞美了一位宋公子的新诗,称其风格清新,如同丹青画中的新韵,展现出超脱尘俗的意态。诗人遥望远方,一场雨后天地开阔明亮,高云散去,秋日显得格外明媚。他的心境随着山色和孤鸿而变化,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表示即使孩子能胜任农耕,他也愿意放下一切,归隐山林,过上简朴的生活。最后,诗人以"菟裘"自比,表达了他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渴望,尽管那可能只是尺寸之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