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酉中秋》
《辛酉中秋》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空云散碧霄澄,万里江山倚太清。

此夜月高人尽赏,谁家香冷梦初成。

光辉不作悲欢色,今昔偏从寒照生。

惟有雁翎斜度急,一行倒影入河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以秋空、云散、碧霄、万里江山、月高、香冷、雁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首句“秋空云散碧霄澄”,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天空清澈、云朵散去的画面,碧蓝的天空显得格外宁静与纯净。接着,“万里江山倚太清”一句,将目光从天空转向大地,描绘出辽阔的江山依傍着浩瀚的宇宙,给人一种广阔无垠的感觉。

“此夜月高人尽赏,谁家香冷梦初成”两句,将焦点转至中秋之夜的月亮,强调了人们在这一特殊时刻对月亮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某些人可能在梦中初醒,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这里通过对比“赏月”与“梦初成”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美好瞬间的感慨。

“光辉不作悲欢色,今昔偏从寒照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月光本身并不带有悲喜的情感色彩,但人们面对它时,却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情绪。这里的“寒照”不仅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了人生的冷暖与世态炎凉。

最后,“惟有雁翎斜度急,一行倒影入河明”以雁群为引子,描绘了它们在空中急促飞行的场景,其倒影映入河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匆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梦侯自津门来书诙奇玩世得句却寄

故人知我苦绸缪,落笔能开海上楼。

何恋稷门初至客,最难江国后归舟。

酒边哀乐陈陈见,风入园林事事秋。

著子一枝原局促,迟予三径足淹留。

(0)

九日同俞觚庵其侄伯刚朱棣卿马卓群陆澍斋徐肖研许姬传七伯父觉先弟儿子邦荣邦直共十二人携酒肴至龙井登高

饤饾杯盘野兴长,招提萧散作重阳。

坐深潭影閒云过,望浅秋晖暮气凉。

却笑清游贪寂住,翻因高处怯苍茫。

今年今会还如此,浊沥何辞奠侍郎。

(0)

九日独登清凉山

科头直上翠微亭,吴甸诸峰向我青。

新霁云归江浦暗,晓风浪入石头腥。

忍饥方朔非真隐,避地梁鸿自客星。

意气频年收拾尽,登高何事叩苍冥。

(0)

府江棹歌十二首·其四

江口逶迤百里间,麦苗风里见彭山。

玻璃江截红花堰,围著蟆颐作玉环。

(0)

秋兴

归鸿警边吹,离羊嘶商音。

夷则伤万物,肃然恻我心。

夕溥砌菊露,晨损庭柯森。

元蝉閟曼响,蜻蛚振促吟。

虚堂紬缃素,珍此一寸阴。

陨落悚困学,澄颢愉烦襟。

褰衣览城阙,披露西山岑。

凉宇绛蝀敛,颓照碧氛沈。

登稼农休耒,授衣女急针。

荒陂稍夷旷,蒹葭犹萧椮。

此日叹竭泽,昔游鉴清湛。

潘生赋不达,汉武乐已淫。

玩易自无闷,歌唐独思深。

欲辨谁为质,命盏聊孤斟。

游息止艺圃,翔集耽文林。

谁云秋可悲,且操履霜琴。

(0)

孤愤

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群尸。

美新已见扬雄颂,劝进还传阮籍词。

岂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时。

宵来忽作亡秦梦,北伐声中起誓师。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