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七国》
《咏七国》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孔道穷获麟,风雅泯无正。

蚩蚩六国主,虫豸力争竞。

函关向东启,四海一朝定。

铜柱绌燕谋,天奚爱秦政。

屈子放湘流,信陵罢称病。

伤哉郑国渠,延韩数年命。

当时天下士,宁蹈东海夐。

松柏与房陵,哀歌不堪听。

(0)
鉴赏

这首诗《咏七国》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对战国时期七国纷争的历史回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首句“孔道穷获麟,风雅泯无正”以孔子周游列国、寻求礼乐之道的典故开篇,暗含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礼仪崩坏的批评。接着“蚩蚩六国主,虫豸力争竞”将六国君主比作争斗不休的虫豸,形象地描绘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函关向东启,四海一朝定”转折至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铜柱绌燕谋,天奚爱秦政”则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批判,铜柱象征着秦朝的铁腕统治,而“天奚爱秦政”则质疑上天为何偏爱秦朝的严苛政策。

“屈子放湘流,信陵罢称病”引用屈原被流放和信陵君装病退隐的典故,反映了对忠诚贤能之士遭贬黜的无奈与悲哀。“伤哉郑国渠,延韩数年命”提到郑国渠工程虽造福一方,却未能挽救韩国的命运,进一步强调了个人努力在历史洪流中的局限性。

最后,“当时天下士,宁蹈东海夐”表达了对当时天下英才的敬仰,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他们也愿意为理想奋斗。“松柏与房陵,哀歌不堪听”以自然界的松柏和房陵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哀歌则是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叹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战国时期复杂历史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性、政治、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恭侍皇太后观荷

平湖香锦夏风吹,长日承欢此处宜。

已喜自天无暑气,可知随地有西池。

当前顿觉忘关塞,开后何须较疾迟。

莲叶莲花不如藕,爱他延寿缕丝丝。

(0)

即事

次第封章达禁廷,雨时都报麦回青。

秋遥漫说丰堪望,忧久还怜意未宁。

水面藻齐鱼跳子,松阴莎嫩鹤梳翎。

晚来云气西山吐,重喜淙潺入夜听。

(0)

春晓即景·其一

问夜无眠尚衣早,三驱意足命归舆。

中人纵是频来往,未及躬亲侍起居。

(0)

题方钧袖珍山水卷六首·其一烟林野艇

绿树蔚溪烟,人家隐烟树。

野艇载羊裘,沿溪自来去。

(0)

偶仿倪瓒乔林诡石并题以句

有树槎枒有石嶙,高低不约任天真。

疏皴朅仿无多子,却忆吴淞江畔人。

(0)

亩鉴室

方塘开一亩,朴室得三楣。

古井新成记,春明昔费辞。

松头浴月影,藻面漾风漪。

幽致今朝别,当前冰鉴宜。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