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中秋月黯然,新晴喜上吴山颠。
左江右湖新涨绿,山色与之俱洄沿。
杰阁凌虚挹西爽,候虫草际鸣戋戋。
斜阳欲落未肯落,一角犹挂前檐前。
忽然飞玄不知处,清辉续照生寒烟。
寒烟和月堕入水,精庐倒影迷地天。
此时老子兴不浅,直欲凌风恣孤骞。
划然长啸声所到,留遗犹堪五百年。
人生陆陆尘雾里,安得欢会永蝉连。
良朋夜夜共樽酒,月亦无复阙与圆。
日昨中秋月黯然,新晴喜上吴山颠。
左江右湖新涨绿,山色与之俱洄沿。
杰阁凌虚挹西爽,候虫草际鸣戋戋。
斜阳欲落未肯落,一角犹挂前檐前。
忽然飞玄不知处,清辉续照生寒烟。
寒烟和月堕入水,精庐倒影迷地天。
此时老子兴不浅,直欲凌风恣孤骞。
划然长啸声所到,留遗犹堪五百年。
人生陆陆尘雾里,安得欢会永蝉连。
良朋夜夜共樽酒,月亦无复阙与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吴山延庆道院赏月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中秋之夜月色的美丽与神秘。
首句“日昨中秋月黯然”以对比的手法,将往日的中秋月与眼前黯淡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引出下文对新晴后月色变化的喜悦之情。“新晴喜上吴山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登高赏月的愉悦心情。
接着,“左江右湖新涨绿,山色与之俱洄沿”描绘了一幅江水泛绿、山色映衬的美丽画卷,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与生机。而“杰阁凌虚挹西爽,候虫草际鸣戋戋”则通过阁楼与自然界的互动,以及草间虫鸣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斜阳欲落未肯落,一角犹挂前檐前”则巧妙地捕捉了夕阳即将隐没但又不甘心离别的瞬间,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期待的氛围。随后,“忽然飞玄不知处,清辉续照生寒烟”通过“飞玄”的形象,象征着月光的突然降临,为寒冷的空气增添了一抹温暖的光辉。
“寒烟和月堕入水,精庐倒影迷地天”则描绘了月光与寒烟交织,倒映在水面上的景象,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最后,“此时老子兴不浅,直欲凌风恣孤骞。划然长啸声所到,留遗犹堪五百年”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激发的豪情壮志,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景,还融入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多病早休官,自是台无馈。
东门享鶢鶋,宁若龟曳尾。
有酒可斟酌,有力给薪水。
朗咏渊明诗,如斲郢人鼻。
所期免朝饥,敢幸尝异味。
大胾来邻邑,细缕出纤指。
一见喜折屐,三思食失匕。
珍非我可常,灶非吾敢媚。
胡可徇口腹,有若囊无底。
诸君有用学,土苴足经世。
龙肝与凤髓,何求不适意。
此岂费万钱,正自不难致。
贵贱理则殊,气味固相似。
妙年笔势已飞扬,便合收功翰墨场。
黄甲未容登上第,青衫聊用慰高堂。
一同簿领棠犹在,三径归来菊未荒。
下榻忍思畴昔事,送车空忆水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