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菊枕诗·其一》
《菊枕诗·其一》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蓉裳薜荔衣,骚人有奇服。

饥来谋夕餐,落英采秋菊。

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

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

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

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

采之囊为枕,奚止香生粥!

梅花裁作帐,芦花持作褥。

幽人此高枕,魂梦流清馥。

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将花共隐逸,安享睡乡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蓉裳薜荔衣”起笔,形象地比喻自己穿着如薜荔般朴素而高雅的服饰,暗示了他不慕世俗的品格。接着,他提到“骚人有奇服”,表明自己像古代的文人一样,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

诗中描述了诗人采摘秋菊作为食物,寓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居住在东山的阳面,他欣赏着满山的黄花,感叹这些菊花曾是仙人所种,具有药效,特别是对视力有益。诗人享受着这种亲手采集的乐趣,日积月累,他的生活态度显得超凡脱俗。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表达了诗人坚守古人的高尚情操,饮食起居都力求与众不同。他不仅食用菊花,甚至将其制成枕头,期望从中汲取香气,提升生活品质。诗人想象用梅花做帐,芦花作褥,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隐居环境,使他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花香的滋养。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的荣枯得失,认为与自然和隐逸为伴,能忘却世间的纷扰,享受到宁静的睡乡福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送升甫归九江·其一

云无心出未为非,鸟倦方还毋乃迟。

只为当初欠归早,教人枉费和陶诗。

(0)

蝶恋花·其二秋晚东归,留吴会甚久,无一人往还者

江接寒溪家已近。想见秋来,松菊荒三径。

目送吴山秋色尽。星星却入双蓬鬓。

凫短鹤长真个定。勋业来迟,不用频看镜。

懒出问人人不问。绿尊倒尽横书枕。

(0)

蓦山溪.杨花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0)

菩萨蛮·其五

溪山不尽知多少。遥峰秀叠寒波渺。携酒上高台。

与君开壮怀。枉做悲秋赋。醉后悲何处。

白发几黄花。官裘付酒家。

(0)

清平乐·其一千叶芝

九重寒少。烟暖丰瑶草。金井碧梧雏凤矫。

南极人来最老。衣冠远换裘毡。德随和气蝉连。

万里同开寿域,一年三秀芝田。

(0)

清平乐·其一春夜曲

兰堂灯灺。春入流苏夜。衣褪轻红闻水麝。

云重宝钗未卸。知君不奈情何。时时慢转横波。

一饷花柔柳困,枕前特地春多。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