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裳薜荔衣,骚人有奇服。
饥来谋夕餐,落英采秋菊。
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
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
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
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
采之囊为枕,奚止香生粥!
梅花裁作帐,芦花持作褥。
幽人此高枕,魂梦流清馥。
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将花共隐逸,安享睡乡福。
蓉裳薜荔衣,骚人有奇服。
饥来谋夕餐,落英采秋菊。
我居东山阳,黄华绣秋麓。
云昔仙人种,入药尤明目。
幽芳俯可拾,日采动盈掬。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
固应抱秋心,花食兼花宿。
采之囊为枕,奚止香生粥!
梅花裁作帐,芦花持作褥。
幽人此高枕,魂梦流清馥。
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将花共隐逸,安享睡乡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蓉裳薜荔衣”起笔,形象地比喻自己穿着如薜荔般朴素而高雅的服饰,暗示了他不慕世俗的品格。接着,他提到“骚人有奇服”,表明自己像古代的文人一样,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
诗中描述了诗人采摘秋菊作为食物,寓含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居住在东山的阳面,他欣赏着满山的黄花,感叹这些菊花曾是仙人所种,具有药效,特别是对视力有益。诗人享受着这种亲手采集的乐趣,日积月累,他的生活态度显得超凡脱俗。
“平生抗古怀,食息两难俗”表达了诗人坚守古人的高尚情操,饮食起居都力求与众不同。他不仅食用菊花,甚至将其制成枕头,期望从中汲取香气,提升生活品质。诗人想象用梅花做帐,芦花作褥,营造出一种清新高雅的隐居环境,使他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花香的滋养。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的荣枯得失,认为与自然和隐逸为伴,能忘却世间的纷扰,享受到宁静的睡乡福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