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雪花与杨花交织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
"雪空毡径,扑扑怜飞絮。"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雪地上的脚印宛如毡毯一般平坦,而雪花纷飞,如同细碎的棉絮轻拂过面颊。
"柔弱不胜春,任东风、吹来吹去。" 这两句写出了春天气息的温和与生机,以及杨花在东风推动下的舞动之美。杨花因其细弱而不能抗拒春日的和煦,也无法阻挡东风的轻抚,任凭风向吹送。
"墙阴苑外,一片落谁家,叶依依,烟郁郁,依旧如张绪。" 这几句诗中的景象转移到了屋檐之下,那些飘落的杨花仿佛无处可归,轻柔地堆积在墙阴苑外。"叶依依"描写的是树叶间彼此依偎的温馨,而"烟郁郁"则营造出一片朦胧之美,整体氛围如同古代才子张绪笔下所描绘的春光。
"那人拈得,吹向钗头住。" 这里诗人巧妙地引入了一个人物形象,那人轻拈一片杨花,以风为媒介,将其吹送至女子的钗头之上,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愫。
"不定却飞扬,满眼前、搅人情愫。" 杨花随风飘散,既无固定之所,又在空中翻飞,每每掠过眼前,都能引起人们内心的波动和对往昔时光的留恋。
"蜂儿蝶子,教得越轻狂,隔斜阳,点芳草,断送青春暮。"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借用蜂与蝶之动作来比喻年华流逝。在斜阳的照射下,小虫们在花间穿梭,或许是在教诲人们珍惜时光,因为它们点点滴滴地享受着芳草之美,而这些都提醒我们,青春岁月正悄然离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青春流失的感慨,是一篇情感丰富、意象丰满的佳作。
夕阳旧苑,又过客、曼歌离黍。
想云近仙居,香昏龙气,空锁千门榜署。
漫说长安,堪西笑尽,梦逐京尘飞去。
嗟殿柳、燕归宫槐,蝉断暗闻铃语。前度。
画轮移雉,玉阶班鹭。
看地转天回,终南古黛,不减西山翠妩。
汉月悬秋,秦云媚晚,销得楚狂题句。
但暗忆、彩笔曾干,气象白头非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