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这首诗出自《孟子》中的引述,是先秦时期的民间谚语,而非直接由某位诗人创作。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君主出游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以及臣民对君主行踪的关注。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这句话意味着如果君主不出游视察,臣民们将如何得到休息和放松的机会?这里隐含了君主应当经常巡视国境,了解民情,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的观念。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则表达了如果君主不参与决策或处理政务,臣民们又如何能够提供帮助和支持?这强调了君主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及臣民在君主领导下共同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这句话总结了君主出游与休闲的适度性,认为君主应当在治理国家的同时,适当安排出游和休息,以此作为诸侯效仿的标准。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君主平衡工作与生活、治理国家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对话形式,传达了古代社会对于君主角色、国家治理以及君臣关系的理解和期望,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君主责任与道德修养的重视。
普天诸道众,的可认真修。九关无漏果,万神留。
金铅玉汞,水火自添抽。
三田云浪滚,搬载金丹,玉人稳驾神舟。
乾坤净、日月交流。功行悉圆周。
一娄真性在,任遨游。满空仙眷,接引按云头。
浩然超法界,应化人间,大罗玉簿名收。
波波劫劫,劫劫波波。殷勤葺垒巢窝。
只恐儿孙不办,意要如何。
欲教轻肥具足,更安闲、坐处笙歌。
与他干,肯留心向道,自顾些个。
逼得形骸瘦瘁,生华发,流年渐下高坡。
尚自愚顽不省,罪业增多。
若非风仙救度,定将来、参谒阎罗。
争些个,落洪崖万丈,好险马哥。
举觞属明月,送君江上舟。
王事知有程,翩然不可留。
濠梁古佳郡,观鱼记庄周。
年来边徼清,桑麻被田畴。
有诏蠲民租,拊摸赖郡侯。
乐入芙蓉幕,君其赞嘉猷。
佥曹簿领馀,拄颊兴未休。
淮山千万叠,丐君回青眸。
才命各有时,行止非人谋。
主公方拔士,入奉甘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