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马,胡不疲。五帝渐以骤,三王不免驰。
焉能饱食安步歌皇羲,上乘此马将何之。
千里马,胡不疲。五帝渐以骤,三王不免驰。
焉能饱食安步歌皇羲,上乘此马将何之。
这首诗《千里马》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千里马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人才与社会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以“千里马”为题眼,寓意非凡才能或杰出人才。然而,“胡不疲”,即为何不感到疲惫?这句提出疑问,暗示了千里马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接着,“五帝渐以骤,三王不免驰”,通过历史上的帝王们逐渐加速、无法避免地奔忙的例子,强调了无论在哪个时代,杰出人才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与压力。
“焉能饱食安步歌皇羲”,这一句则提出了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能否像古代圣贤一样,享受安逸的生活,满足于平凡之路,歌唱着皇羲(传说中的古代圣王)的时代?这里对比了现实与理想,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与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上乘此马将何之”,则以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如果驾驭着千里马这样的杰出才能,又将如何运用?是继续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追求成就,还是寻找一种更为和谐、平衡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千里马的形象,探讨了人才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与选择,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才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深刻洞察。
离离寄生草,施彼南山松。
而我求婚媾,萑苕托飞蓬。
飞蓬易转荡,夫妇安得终。
结发不再期,弃我如飘风。
重闺咫尺间,君心邈千重。
彼美荆山璞,莹然白玉中。
良工不见剖,瓦砾相诟蒙。
君宁长弃捐,妾心守孤忠。
久矣金扉载笔从,每嗟词赋擅雍容。
那摇北固烟中旆,仍别西清雨外钟。
柳曲樽罍经岁忆,花边笑语几时逢。
蓬莱出入神仙地,目极天南綵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