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
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
雅俗西南盛,归轺东北驰。
此欢那复得,抛恨寄天涯。
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
醉帟牵缃蔓,游鬟扑绛蕤。
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
雅俗西南盛,归轺东北驰。
此欢那复得,抛恨寄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夏清和景象的画面,诗人借着游船在江上漂泊的情境,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对逝去欢愉记忆的追怀。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脱俗。
“早夏清和在,晴江沿溯时。”开篇便以浓墨重彩描绘出一个宁静而明媚的早夏景象,阳光普照,江水随着微风轻抚岸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岸风摇鼓吹,波日乱旌旗。”这里运用了生动的对比手法,“岸风”与“波日”相呼应,而“鼓吹”和“旌旗”的使用,则增添了一份热闹的节庆气氛。
“醉帷牵缃蔓,游鬟扑绛蕤。”诗人通过对帐幔、花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副闲适生活的画面。
“树来惊浦近,山失悟舟移。”这一句则转换了视角,由静态转向动态,从岸边到船上,通过树木和山峦的移动,表现出时间在悄然流逝,空间在不断变迁。
“雅俗西南盛,归轺东北驰。”诗人借由“雅俗”的盛况,以及“归轺”与“东北驰”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的哀愁。
“此欢那复得,抛恨寄天涯。”结尾两句更是深情款款,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难以重逢的无奈,以及对往日美好的追念和留恋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精巧的艺术构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