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
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牛风。
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
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头颅搭飒一山翁,万事随宜敢讳穷。
不结东华尘土梦,何干北海马牛风。
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
兀坐有时参世味,古今兴废转头空。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世事的一种超然和豁达,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察。
首句“头颅搭飒一山翁”,描绘了一个老者坐在山中的景象,通过“头颅搭飒”来形容其悠闲自在之态。"万事随宜敢讳穷"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生活哲学。
接着,“不结东华尘土梦”,意味着作者对功名利禄没有执著,不愿意被世俗纷争所困。"何干北海马牛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心态,仿佛在说,即便是远方的风,也与己无关。
中间两句“半生踪迹从容里,一片襟期冷淡中”,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旅程的一种平和态度,虽然有所追求,但却保持着一份冷静与淡然。
末尾,“兀坐有时参世味”表现出作者偶尔也会沉浸在对世事的思考之中,而“古今兴废转头空”则是对历史兴衰无常的一种感慨,表达了对于过往和未来都持有一份空明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的自我写照,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