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欢綵旷萱除,玉节遥将慰笋舆。
九折那回邛阪驭,三长仍载汉闱书。
江亭去雁依山棹,驿路迁莺引使车。
往识倘垂幽侧问,为言久病卧相如。
几年欢綵旷萱除,玉节遥将慰笋舆。
九折那回邛阪驭,三长仍载汉闱书。
江亭去雁依山棹,驿路迁莺引使车。
往识倘垂幽侧问,为言久病卧相如。
这首明代尹台的《送张凤林太史竣使还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凤林出使归来时的深情厚意。首句“几年欢綵旷萱除”描绘了诗人与张凤林分别多年,心中对友情的怀念如同久违的欢聚和萱草般珍贵。接着,“玉节遥将慰笋舆”以象征高洁的节杖寓指张凤林的使命,表达对其出使的敬意,同时暗示旅途的艰辛。
“九折那回邛阪驭,三长仍载汉闱书”两句运用了典故,借“九折”之路比喻友人行程的艰难险阻,而“三长”则暗指朝廷的重要文书,表达了对友人责任重大和才学的肯定。接下来,“江亭去雁依山棹,驿路迁莺引使车”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场景,江边的雁群和迁徙的莺鸟仿佛在引领着使者的车驾。
最后,“往识倘垂幽侧问,为言久病卧相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希望他在异乡如果有机会能向人询问自己的近况,告知他长久以来自己因病卧床的境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牵挂。
我谪庾岭下,年年饷焦坑。
味虽轻且嫩,越宿苦还生。
分甘尝此品,敢望建溪烹。
勾公道义重,不与炎凉并。
持节漕七闽,风采照百城。
冤苦尽昭雪,草木亦欣荣。
得新未肯尝,包封寄柴荆。
罪罟敢当此,自碾供百灵。
捧杯啜其馀,云腴彻顶清。
爽气生几席,清飙起檐楹。
顿觉凡骨蜕,疑在白玉京。
整冠朝金阙,鸣佩谒东皇。
须臾还旧观,坐见百虑平。
衰容览青铜,寒光了无隐。
照我颠上毛,星星罕馀鬒。
持此将奈何,岁月屡遒尽。
少壮罕闻道,下士乃为哂。
操绠遽汲深,持矛复夸楯。
任重力疾颠,涂穷计方窘。
上孤明主恩,下违昔贤准。
忧悔从中来,老至非无眹。
尚忝麾守尊,居惭政条敏。
孤心企寒柏,万境付朝菌。
往失奚足追,来戒或堪引。
明发丘壑情,予将治归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