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湖水碧如天,雨后云峰翠作钿。
好是人家临水住,柴扉开近白鸥边。
白鸥飞处林塘迥,苍松影落莓苔静。
不放狂尘过板桥,还从清士寻萝径。
过午北窗残梦醒,间吟步上水心亭。
看尽征帆投极浦,方听渔唱满前汀。
野翁载鹤来何处,授与千钱堪买取。
会待他时养性驯,相随湖上寻梅去。
春深湖水碧如天,雨后云峰翠作钿。
好是人家临水住,柴扉开近白鸥边。
白鸥飞处林塘迥,苍松影落莓苔静。
不放狂尘过板桥,还从清士寻萝径。
过午北窗残梦醒,间吟步上水心亭。
看尽征帆投极浦,方听渔唱满前汀。
野翁载鹤来何处,授与千钱堪买取。
会待他时养性驯,相随湖上寻梅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湖山画卷。首联“春深湖水碧如天,雨后云峰翠作钿”以“碧如天”和“翠作钿”生动地展现了春天湖水的清澈和雨后山峰的青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美景。接着,“好是人家临水住,柴扉开近白鸥边”通过描绘临水而居的人家,以及与白鸥相伴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给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感受。
颔联“白鸥飞处林塘迥,苍松影落莓苔静”则通过白鸥的自由飞翔和苍松的静谧身影,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颈联“不放狂尘过板桥,还从清士寻萝径”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不放”和“还从”的对比,突出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尾联“过午北窗残梦醒,间吟步上水心亭”描绘了诗人午后的悠闲时光,通过“残梦醒”和“间吟”表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诗意的生活态度。“看尽征帆投极浦,方听渔唱满前汀”则通过征帆和渔唱,展现了湖面上的繁忙与宁静,形成了一种动与静、远与近的和谐统一。
最后,“野翁载鹤来何处,授与千钱堪买取。会待他时养性驯,相随湖上寻梅去”以野翁载鹤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湖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哲思。
长乐疏钟自厌闻,汉庭谁不惜离群。
舟浮一水波澜阔,路入千山杳霭分。
郡阁先忧迷簿领,村田聊得问耕耘。
疲民深喜犹安堵,黠吏那知便舞文。
照胆求瑕空察察,饮冰为政漫云云。
玄台已分嘲扬子,桑野须防诮使君。
别派东倾连涨海,故园西望隔晴氛。
黛铺远岫秋将晚,绮散馀霞日欲曛。
小槛报春梅烂漫,满空呈瑞雪缤纷。
题诗到处寻红叶,置酒终朝看白云。
符竹偶分惭出守,櫜鞬暂佩愧从军。
石渠旧署频牵梦,室有芝兰阁有芸。
涔阳从事有嘉声,外计封章荐姓名。
再命便为千室宰,于飞又出九重城。
腰悬铜墨才犹屈,吟对江山思转清。
楚客十年偏遂意,秋风满箸紫莼羹。
千古碧潭秋水骨,琢成孤枕冷于冰。
因为江外朱轮守,得自林閒白足僧。
月幌光寒吞桂魄,暑轩气爽压梅蒸。
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萧斋代曲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