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
兰鹢对飞渔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摇。
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
鼍鼓若雷争胜负,柳堤花岸万人招。
绿波春水湖光满,丹槛连楹碧嶂遥。
兰鹢对飞渔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摇。
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
鼍鼓若雷争胜负,柳堤花岸万人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湖上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新建楼阁的自豪和激赏之情。
"绿波春水湖光满" 一句,开篇便以湖泊初春的宁静与丰盈为背景,透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丹槛连楹碧嶂遥",则是描绘楼阁的雄伟气势,以“丹”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碧嶂遥”暗示着楼阁与远处山峦之间的和谐统一。
接下来的"兰鹢对飞渔棹急,彩虹翻影海旗摇",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动态描写,展现出春日湖上的活泼景象。"斗疑斑虎归三岛,散作游龙上九霄"则是对楼阁雄伟气势的进一步渲染,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最后两句"鼍鼓若雷争胜负,柳堤花岸万人招",通过对节日里鼓乐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描绘,展示了楼阁在春日举办盛会时的热闹场面,以及它对人们吸引力的强烈描述。
整首诗采用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将新建楼阁的壮丽与春天湖光山色的美好融为一体,表现了诗人对这座建筑物的无限赞赏。
桂华蟾魄,到中秋、祗有人闻一六。
浩渺清风因唤起,千里吹飞鸿鹄。
碧落翻花,瑶空隐瑞,声节琅玕筑。
板怀玉燕,此时嘉梦重育。
始信名在丹台,曈方八百,子已三千熟。
麟脯灵瓜那更有,琼斝神仙醽醁。
秋水春山,柳腰花面,一醉霓裳曲。
长生清净,自然何用辟谷。
云外梅阴,雨馀苔晕,嫩寒初沁罗裳。
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
恨王孙去后,烟草茫茫。
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情笺思墨犹香。
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
兔颖吟苦,鹴裘解尽,何意此□游梁。旧话不堪长。
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
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村庄。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得水能仙,似汉皋遗佩,碧波涵月。
蓝玉暖生烟,称缟袂黄冠,素姿芳洁。
亭亭独立风前,照冰壶澄彻。
当时事,琴心妙处谁传,顿成愁绝。
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浑胜雪。
西湖秋菊寒泉,似坡老风流,至今人说。
殷勤折伴梅边,听玉龙吹裂。
丁宁道,百年兄弟,相看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