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稚川善画作此赠之》
《罗稚川善画作此赠之》全文
宋 / 赵文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0)
注释
天地间:世间万物。
画与诗:艺术与诗意。
渝川:地名,可能指重庆。
撼湖海:影响深远。
水墨之:用墨的艺术。
摇毫:挥毫。
元气:生命的原始力量。
心然疑:心中疑惑。
画有几:画作数量。
师者谁:作者是谁。
眼为手:以观察代替创作。
貌取色相:只看表面。
特其皮:仅限于表面。
似否:是否相似。
人人有眼:每个人都有审美眼光。
禅宗:佛教禅宗。
透脱:超脱世俗。
恋恋祖佛:过分留恋古人作品。
宁非痴:岂非痴迷。
未来眼:预见未来的眼光。
徐熙与郭熙:古代著名画家。
翻译
我看这天地间,无处不是画和诗。
在渝川有两位罗氏,他们描绘出天地的奇异景象。
大罗的诗名震撼江湖,小罗的画技深藏不露,只能用墨水来展现。
挥毫之间,自然之美被打破,泼墨之间,元气淋漓。
我这双老眼有幸一睹,心中满是疑惑。
你问我自古以来有多少画作,如今这画出自何人之手。
你说我以眼为笔,天地万物都是我的老师。
我能领悟画中的意境和道理,但只看表面色彩并非真谛。
画作完成,还未知是否得当,每个人都有眼光,无人能欺。
这就像禅宗追求解脱,过于执着于前人之作岂非痴傻。
你的诗揭示了未来的视角,一扫过时的徐熙和郭熙风格。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诗,通过对罗稚川画作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之感。接下来,诗人赞美罗氏兄弟的画技,尤其是大罗的画作“撼湖海”,小罗的“天机勃郁”则通过水墨淋漓展现。

诗人感叹自己有幸一睹佳作,深感震撼,同时质疑古今画家能出其右者几何。罗稚川自比为天地万物的师法者,强调观察力和理解力的重要性,而非单纯模仿表象。他画作完成后,虽未明言是否形神兼备,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无人能欺。

最后,诗人将绘画艺术与禅宗悟道相提并论,指出过于执着于技法或前人风格(如徐熙与郭熙)是不够透彻的。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既赞赏了罗稚川的画艺,也寓含了对艺术创作独立思考的倡导。

作者介绍

赵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一

懒画娥眉倦整冠。笋苞来点镜中鬟。

承恩容易报恩难。

鬒发未饶青箬笠,素鳞行簇水晶盘。

流觞元自不相干。

(0)

生查子·其三再和丞相

金门一免时,离绪纷如缕。

想像切云高,晓日罗昏雾。

峨冠补衮人,不是无心处。

欲效贡公弹,衣钵知谁付。

(0)

衡山道中遇雪四首·其一

汎汎严陵艇子,萧萧衡岳篮舆。

绝叹长年作客,重逢此岁将除。

(0)

题徐工部节孝册二首·其一

天祸东扬日,孝儿独有名。

丹心青史在,九死一毛轻。

挝鼓声争烈,服砒意更倾。

令人思蔡顺,厚遣赤眉营。

(0)

鉴山主以天圣宣赐行道者五百金装罗汉青?香炉为示复用韵

高林杲杲日欲出,却视诸山云自入。

道人导我启圆龛,五百金仙争突兀。

耀州烧瓷朴不巧,狮子座中莲叶绕。

乱馀得此镇山灵,莫恨当时赐田少。

世人变灭随空云,至人来往繇念根。

长眉下生会有辰,摩挲笑视默与论。

(0)

得友人俞玉汝书云客游建业月尝能致钱十万时方客溧阳感假尉事作诗寄玉汝

士有孟东野,荐乃韩退之。

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

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

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