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诗,通过对罗稚川画作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之感。接下来,诗人赞美罗氏兄弟的画技,尤其是大罗的画作“撼湖海”,小罗的“天机勃郁”则通过水墨淋漓展现。
诗人感叹自己有幸一睹佳作,深感震撼,同时质疑古今画家能出其右者几何。罗稚川自比为天地万物的师法者,强调观察力和理解力的重要性,而非单纯模仿表象。他画作完成后,虽未明言是否形神兼备,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无人能欺。
最后,诗人将绘画艺术与禅宗悟道相提并论,指出过于执着于技法或前人风格(如徐熙与郭熙)是不够透彻的。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既赞赏了罗稚川的画艺,也寓含了对艺术创作独立思考的倡导。
高林杲杲日欲出,却视诸山云自入。
道人导我启圆龛,五百金仙争突兀。
耀州烧瓷朴不巧,狮子座中莲叶绕。
乱馀得此镇山灵,莫恨当时赐田少。
世人变灭随空云,至人来往繇念根。
长眉下生会有辰,摩挲笑视默与论。
士有孟东野,荐乃韩退之。
五十才一尉,俸钱仍半支。
嗟予亦蹇者,白发方糟醨。
因声谢吾友,十万亦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