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吟秋卧翠微,三年宦薄日边归。
玉华花鸟应相送,依旧闽南一布衣。
十载吟秋卧翠微,三年宦薄日边归。
玉华花鸟应相送,依旧闽南一布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的《将之镡城留别冶城诸彦(其二)》。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十载吟秋卧翠微”,诗人以“十载”形容时间之长,通过“吟秋”和“卧翠微”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悠远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或许是在山林间度过,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可能在思考、创作,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
“三年宦薄日边归”,与前句形成对比,这里的“三年”与“十载”相对,显示出时间跨度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从官场的忙碌与压力中解脱出来,回归到更为自由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宦薄”不仅指官职的低微,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或无奈。
“玉华花鸟应相送”,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赋予情感,仿佛玉华山的美景、花鸟都在为诗人的离去而感到不舍,增添了一种浪漫而感伤的氛围。
“依旧闽南一布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回归平凡生活的决心,虽然曾经有过官场的经历,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平民生活,以“布衣”自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中山王之琢,南京有四园。
其东傍青溪,一曲流潺湲。
秦淮窈窕通,钓鱼来至尊。
至今濯锦塘,御气生朝暾。
左右多居人,蒲荷接市门。
罂粟与文无,一一含旧恩。
我将携妻孥,于此开层轩。
为怜有吴君,掌故相讨论。
呜咽成春秋,纪亡不纪存。
君言有玉砚,吐辞如春温。
将输仁爱思,与我同晨昏。
孔雀之血能杀人,翠钿金尾光彻身。
古来贤圣不外饰,蛙声紫色能乱真。
一人独坐深宫里,拜跪满前皆有以。
谁悬明镜照中心,为佞为忠总相似。
仲尼一语君勿谖,先观其行后其言。
君子温温如白玉,利口便便中有毒。
其毒愈甚文愈高,请君记取孔雀毛。
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清迥凭湖侧,高轩枕水湄。
望收青草阔,閒与白云期。
落日凝寒雾,衰藤挂短枝。
亭从天外赏,山许镜中窥。
棹舫堤桥过,攀崖拥露跻。
笛残知牧返,歌歇识渔疲。
鸥尽忘机日,花多解语时。
芄兰公子佩,秋水美人思。
信有庾公酒,能无王粲词。
下临虽不极,上出岂如斯。
睇目神将远,濯缨吾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