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昨未成,今夕画分明。
乍出青天匣,如闻玉女声。
露含螺黛湿,云上翠鬟轻。
辛苦冰蟾汝,相依在玉京。
蛾眉昨未成,今夕画分明。
乍出青天匣,如闻玉女声。
露含螺黛湿,云上翠鬟轻。
辛苦冰蟾汝,相依在玉京。
这首诗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的过程。诗人运用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将月亮比作从青天之盒中轻轻抽出的玉女,其声音仿佛能穿透云层,与自然界的露水、云彩相互映衬,形成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蛾眉”一词常用来形容新月的形状,这里暗示月亮从月初逐渐圆满的过程。诗中的“画分明”则强调了月亮在夜空中清晰可见,如同精心绘制的画卷。接下来,“乍出青天匣”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升起的情景,仿佛是从一个神秘的盒子中被轻轻取出,充满了神秘与期待。
“如闻玉女声”则进一步渲染了月亮升起时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天上的仙女在低语,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接着,“露含螺黛湿”描绘了月光下露珠晶莹剔透,仿佛被染上了螺黛的颜色,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云上翠鬟轻”则将云彩比作翠绿的发髻,在月光的照耀下轻盈飘逸,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辛苦冰蟾汝,相依在玉京”两句,诗人以“冰蟾”比喻月亮,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辛苦”二字,赋予月亮以情感,仿佛它在天空中孤独地守候,与“玉京”(可能指神话中的仙境)相伴,象征着月亮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亮升起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敬畏之情。
我不量潭水,亦不量人心。
吾心有天地,千尺胡为深。
停骖百丈驿,散步潭水浔。
分流漱寒玉,澄然蘸吾衿。
玉渊与金井,气象良可钦。
天光与云影,妙理宜追寻。
不和孺子歌,聊作观物吟。
扩之极沧海,回首悲蹄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