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吴氏一砚斋》
《题吴氏一砚斋》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中山王之琢,南京有四园。

其东傍青溪,一曲流潺湲。

秦淮窈窕通,钓鱼来至尊。

至今濯锦塘,御气生朝暾。

左右多居人,蒲荷接市门。

罂粟与文无,一一含旧恩。

我将携妻孥,于此开层轩。

为怜有吴君,掌故相讨论。

呜咽成春秋,纪亡不纪存。

君言有玉砚,吐辞如春温。

将输仁爱思,与我同晨昏。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题吴氏一砚斋》。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吴氏所藏砚台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吴氏深厚文化素养的敬仰。

首句“中山王之琢,南京有四园”,以中山王的雕刻技艺和南京的四大园林起笔,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接下来,“其东傍青溪,一曲流潺湲”描绘了东边青溪旁的景色,溪水潺潺,生动展现了自然之美。

“秦淮窈窕通,钓鱼来至尊”则通过秦淮河的蜿蜒流淌,引出钓鱼的故事,象征着尊贵与雅趣。而“至今濯锦塘,御气生朝暾”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美景,仿佛连日出的温暖阳光都充满了皇家的气派。

“左右多居人,蒲荷接市门”描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场景,蒲草与荷花与市井相连,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接着,“罂粟与文无,一一含旧恩”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文化的尊重。

最后,“我将携妻孥,于此开层轩。为怜有吴君,掌故相讨论”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吴君共同探讨历史掌故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友谊。而“呜咽成春秋,纪亡不纪存”则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强调了记录历史的重要性,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

“君言有玉砚,吐辞如春温。将输仁爱思,与我同晨昏”则直接赞美了吴氏所藏的玉砚,以及吴君的仁爱之心,希望与他共度朝夕,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文化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友情交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永嘉

东瓯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

(0)

子夜歌十八首·其十五

寒风响枯木,通夕不得卧。

早起遣问郎,昨宵何以过。

(0)

杨岐山

逗竹穿花越几村,还从旧路入云门。

翠微不闭楼台出,清吹频回水石喧。

天外鹤归松自老,岩间僧逝塔空存。

重来白首良堪喜,朝露浮生不足言。

(0)

闻山中步虚声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0)

诗偈·其三十三

惭愧一双眼,曾见数般人。

端正亦不爱,丑陋亦不瞋。

当头异国色,何须妄起尘。

低头自形相,都无一处真。

身心如幻化,满眼没怨亲。

(0)

赋得玉水记方流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

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

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

久处沈潜贵,希当特达收。

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