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作品,名为《闻山中步虚声》。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有特色,我们可以逐句解读其深意。
"何人步虚南峰顶,鹤唳九天霜月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有人登上了南方某座山峰的顶端,那里空旷寂静,只有鹤鸣声回荡在清冷的夜空中,仿佛能听到月亮下降时那种神秘而又冰凉的声音。这不仅描绘了一个景象,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感体验。
"仙词偶逐东风来,误飘数声落尘境。"
接下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仙境中的音乐(仙词)随着东风轻轻吹送过来,但却不经意间飘散在凡俗的尘世之中,显得那么短暂和无常。这既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永恒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