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十一首·其十一》
《杂诗十一首·其十一》全文
明 / 黎景义   形式: 古风

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首句“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以古代伯乐相马的故事,比喻寻找真正优秀的人才或事物,不应仅凭表面特征判断,而应深入本质。接着“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表达了对内在精神契合的重视,认为外在的表象不值一提。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描绘了诗人静坐于花树之下,微风轻拂,琴声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享受,也是内心平静的象征。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强调了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通过描述饮食与衣物的选择,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纯净生活方式的追求。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山巅,面对流水,倾听泉水的悦耳声音,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快乐。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将月光比作明亮的本性,白云象征悠闲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光明、自由状态的向往。

最后,“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表明诗人并非刻意追求幽静与孤独,而是因为遵循着自然之道,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这种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真谛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黎景义
朝代:明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猜你喜欢

送尹舜弼祗祀南岳分韵得王字

洞庭环北渚,衡樚奠南荒。

轩帝曾张乐,重华旧陟方。

登封非昔事,秩礼自今王。

鸾掖驰仙使,龙函捧御香。

柏梁辞晓晏,桂水泛春航。

星鸟光芒动,风乌浩渺扬。

云标青磴上,天柱赤霄傍。

峰影回鸿雁,冈音下凤皇。

搦毫惊掞藻,弭节敬维桑。

并命还分役,同栖忽异翔。

行行皆去辙,肃肃戒归装。

南望苍梧远,西游碧草长。

五津通万里,七泽绕三湘。

暑殿螭头日,秋堂燕子凉。

汉恩虚讲幄,唐会别文场。

离索难为久,居诸幸不忘。

(0)

七夕亿远

离人惜离景,星聚又星分。

双津乌鹊候,三山鸾鹤群。

锦江澄夕浪,玉台生晓云。

山途何渺渺,愁思极纷纷。

(0)

荅杨从龙给事

仙居深紫府,旅望渺苍波。

五夜劳魂梦,三年阻啸歌。

云心陶令远,秋兴杜陵多。

鱼浦南风便,龙关一羽过。

(0)

宿积翠岩

晓色动香尘,天风杂梵声。

鸡鸣关树白,龙卧海波清。

湘浦行捐佩,沧浪坐濯缨。

思归还引望,怀古若为情。

(0)

永宁诸贤送至鱼凫关

远送鱼凫外,离情柰若何。

今晨岐路泣,昨夜烛房歌。

西上滇云影,东流蔺水波。

生还如有日,相伴老渔蓑。

(0)

王母瑶池图寿李右川母张太安人

仙乡名永寿,仙李即蟠桃。

彩服晨趋数,瑶池夕晏高。

遐龄还再阅,恩诏见重褒。

笙鹤三天下,云中听响璈。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