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
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
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首句“方皋相良马,不在骊黄间”,以古代伯乐相马的故事,比喻寻找真正优秀的人才或事物,不应仅凭表面特征判断,而应深入本质。接着“神理有深契,区区何足言”表达了对内在精神契合的重视,认为外在的表象不值一提。
“焚香芳树下,清飙和徽弦”描绘了诗人静坐于花树之下,微风轻拂,琴声和谐,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享受,也是内心平静的象征。
“天机匪袭得,恬淡无嚣喧”强调了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不受外界喧嚣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饥餐兰芷洁,寒衣芰荷鲜”通过描述饮食与衣物的选择,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纯净生活方式的追求。
“独坐眺远峰,临流乐鸣泉”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山巅,面对流水,倾听泉水的悦耳声音,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快乐。
“明月真性朗,白云心绪閒”将月光比作明亮的本性,白云象征悠闲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光明、自由状态的向往。
最后,“岂为耽幽寂,吾道原自然”表明诗人并非刻意追求幽静与孤独,而是因为遵循着自然之道,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这种状态。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真谛的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洞庭环北渚,衡樚奠南荒。
轩帝曾张乐,重华旧陟方。
登封非昔事,秩礼自今王。
鸾掖驰仙使,龙函捧御香。
柏梁辞晓晏,桂水泛春航。
星鸟光芒动,风乌浩渺扬。
云标青磴上,天柱赤霄傍。
峰影回鸿雁,冈音下凤皇。
搦毫惊掞藻,弭节敬维桑。
并命还分役,同栖忽异翔。
行行皆去辙,肃肃戒归装。
南望苍梧远,西游碧草长。
五津通万里,七泽绕三湘。
暑殿螭头日,秋堂燕子凉。
汉恩虚讲幄,唐会别文场。
离索难为久,居诸幸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