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日长人语静,风铃时动檐牙。
故乡道路望中赊。只凭寒夜梦,和月到梅花。
春事阑珊双鬓短,襟怀半在桑麻。
落英无意恋枯槎。东君犹自错,留我美人家。
高阁日长人语静,风铃时动檐牙。
故乡道路望中赊。只凭寒夜梦,和月到梅花。
春事阑珊双鬓短,襟怀半在桑麻。
落英无意恋枯槎。东君犹自错,留我美人家。
这首明代周瑛的《临江仙·再用前调书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首句“高阁日长人语静”,写出了高楼上白天漫长,人们的话语声渐渐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风铃时动檐牙”以风铃的偶尔响动,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故乡道路望中赊”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视线虽远,但心向故乡,情感深沉。接下来,“只凭寒夜梦,和月到梅花”,诗人只能在寒冷的夜晚借助梦境,与月光一同抵达那盛开的梅花,寄托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下半阙转向自我感慨,“春事阑珊双鬓短”,春天将尽,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两鬓已现白发。他将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田园生活,“襟怀半在桑麻”,表明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最后,“落英无意恋枯槎,东君犹自错,留我美人家”,诗人借落花无意留连枯枝,暗示自己被误留在美好的家园,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
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
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
出赘非汝心,事有难直取。
寸步安可离,而乃江山阻。
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
身如出水荄,淋沥带泥卤。
弱质又逃病,老怀方免虑。
胡为有力者,夜半负箧去。
本自无完衣,转使时赤露。
命穷不可医,眉攒若为诉。
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
奈何其奈何,听我细分付。
出入谁能无,归期况堪数。
远游必有方,无愧圣人语。
得失亦何常,翕然云散聚。
不见古君子,堕甑宁复顾。
贤哉汝妇翁,可以就规矩。
瑟琴相好合,更闻汝得妇。
足宽父母心,百里在庭户。
谨勿困閒愁,宗事要担负。
《深出赘归省再往妇氏家》【宋·陈著】父子恩爱重,人生别离苦。惟汝善事我,我亦深爱汝。我年今七十,又有多病母。出赘非汝心,事有难直取。寸步安可离,而乃江山阻。忆昨汝归时,大暑走风雨。身如出水荄,淋沥带泥卤。弱质又逃病,老怀方免虑。胡为有力者,夜半负箧去。本自无完衣,转使时赤露。命穷不可医,眉攒若为诉。我心愈恻恻,还送汝行路。奈何其奈何,听我细分付。出入谁能无,归期况堪数。远游必有方,无愧圣人语。得失亦何常,翕然云散聚。不见古君子,堕甑宁复顾。贤哉汝妇翁,可以就规矩。瑟琴相好合,更闻汝得妇。足宽父母心,百里在庭户。谨勿困閒愁,宗事要担负。
https://shici.929r.com/shici/jj5JA3q.html
离乱身命危,烦恼头发折。
我儿在山南,百书饶苦舌。
谁知我忆儿,如火煅心铁。
人生恩爱海,各自怜骨血。
初谓时节好,膝下长娱悦。
顾今□相远,矛头苟餔歠。
兵马交往来,近日尤难说。
急投一隙宽,呼儿归暂合。
未问沟壑填,且偷须臾活。
春来两日强,寒气犹凛烈。
寄巢不蔽风,败纩聊同挟。
父坐母蓐卧,兄立弟裾接。
分散得团栾,不语意自浃。
为白润姊知,未须生悁结。
明朝倘可行,亦须回一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