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稍喜尘清如□峒,更祈田熟似苏湖。
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
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
薄收仅足了冬输,晚觉明农胜业儒。
稍喜尘清如□峒,更祈田熟似苏湖。
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
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充满了对平淡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人通过对农事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儒)的尊崇。
“薄收仅足了冬输”表明秋收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已经足够度过寒冷的冬天。紧接着,“晚觉明农胜业儒”则是说尽管起床较迟,勤劳的农人仍旧能够有所成就,这里的“儒”字可能指的是学问或文化,显示了诗人对农业和文化的重视。
“稍喜尘清如□峒”中,“□峒”可能是某个地方名,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环境清新。接着,“更祈田熟似苏湖”表达了希望农田能够像苏州(苏湖)一样富饶,充满了对丰收的期待。
“小船杨柳阴中泊,大斗杏花深处沽”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小船停靠在杨柳树荫下,而大斗则用来盛装深处杏花。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最后,“游野归来天欲雨,云边玉女屡投壶”描绘了一种闲适的情境:在外游玩归来的诗人看到天气即将变幻成雨,云间仿佛有仙女(玉女)不停地倾倒水壶,这可能是对自然界中雨水来临前景象的生动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农事、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